首页 > 民间传说 > 年羹尧92条大罪几条是真?被杀源于三件事

年羹尧92条大罪几条是真?被杀源于三件事

浏览: 作者:佚名

  年羹尧是雍正朝重臣,同时也是雍正宠妃敦肃皇贵妃年氏的亲哥哥。雍正朝的确是年羹尧的黄金时期,但并不代表他只是雍正朝宠臣。早在康熙帝时期,年羹尧就得到重用。
  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而当时他还不到三十岁。如此年轻就成为封疆大吏,完全是康熙帝的破格提拔。康熙六十年之时,年羹尧已经是川陕总督。
  在雍正帝成全年羹尧辉煌之前,是年羹尧帮助雍正帝上位,并在他继位之后,为其安邦定国。这些都是功绩,自然要赏。但等到年羹尧的爵位官位已经无法往上提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他没落之时。
  年羹尧在雍正一朝的辉煌只持续了四年,雍正四年就被雍正帝赐自尽。当时雍正给年羹尧定了92条大罪,包括: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这么多罪名,其实说白了就是碍着皇帝眼了。杀功高震主之臣,可以说是古代皇帝为了维护君权的常见之事,年羹尧也是如此。
  92条罪名,其实深入分析,最重要的年羹尧做了这三件错事,让雍正不能再容忍他。
  第一、擅作威福(太嚣张)
  当臣子在君主面前不执臣礼,而这位君主是个实权皇帝的时候,那么臣子离死也就不远了。年羹尧仗着从龙之功,在雍正初期十分嚣张。
  年羹尧在其他官员面前趾高气扬,一副天生比别人高一等的模样。同等级公文往来,本应该平等相称,但年羹尧却将同级官僚看作下属,公文中用“令谕”二字。
  朝廷派来御前侍卫,按理说应该以礼相待,毕竟是皇帝的脸面。但是年羹尧却将人当作“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这还不算,蒙古郡王来见他,年羹尧也让别人行跪拜大礼。
  打雍正脸面的不止这一件,年羹尧曾向雍正进呈《陆宣公奏议》。雍正读了觉得不错,就想亲自撰写序言。但是雍正写到一半,年羹尧就自己拟出一篇,还让雍正帝承认。加上“御前箕坐,无人臣礼”等事,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日日积累。
  第二、结党营私(绝对的君臣大忌)
  帝王之道,很大一部分在于平衡、制衡之法。用官员制衡官员,以保证君权的唯一性,保证国家的有序运作,是君主必学之道。一旦臣子开始联合,构成小团体并逐步壮大之后,君权就会受到影响。
  年羹尧因为从龙之功,在雍正初年有很多特权。比如说凡是年羹尧保举之人,不论文武,兵吏二部都需优先录用。这在当时称为“年选”,“年”是年羹尧的年。
  年羹尧为人霸道,排斥异己,任用亲信。“异己者屏斥,趋赴者荐拔”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的就形成了以年羹尧为首,川陕官员为骨干,其他各地大小官员为血肉的利益集团。
  但直接干涉官员任免,完全就是找死。
  第三,贪污受贿,私敛巨财
  康熙晚期贪污受贿之风盛行,成为国家巨大隐患。康熙自己无精力处置,所以将问题留给了继任者。雍正一上台,推行了各项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的改革措施。
  当时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雍正忍无可忍之时,这就成为年羹尧的催命符。
  许多人疑惑,年羹尧行事毫无顾忌,不是雍正帝宠出来的吗?既然有可能危害到自己,雍正帝为何要如此优待年羹尧呢?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雍正上位之初质疑声不少。当时他皇位还没有坐稳,决不能失去年羹尧这份助力,所以只能放纵年羹尧。等到他皇位一坐稳,年羹尧不就立马被处置了吗?
  所以什么92条大罪,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年羹尧功高震主了。
  年羹尧是雍正朝重臣,同时也是雍正宠妃敦肃皇贵妃年氏的亲哥哥。雍正朝的确是年羹尧的黄金时期,但并不代表他只是雍正朝宠臣。早在康熙帝时期,年羹尧就得到重用。
  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而当时他还不到三十岁。如此年轻就成为封疆大吏,完全是康熙帝的破格提拔。康熙六十年之时,年羹尧已经是川陕总督。
  在雍正帝成全年羹尧辉煌之前,是年羹尧帮助雍正帝上位,并在他继位之后,为其安邦定国。这些都是功绩,自然要赏。但等到年羹尧的爵位官位已经无法往上提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他没落之时。
  年羹尧在雍正一朝的辉煌只持续了四年,雍正四年就被雍正帝赐自尽。当时雍正给年羹尧定了92条大罪,包括: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这么多罪名,其实说白了就是碍着皇帝眼了。杀功高震主之臣,可以说是古代皇帝为了维护君权的常见之事,年羹尧也是如此。
  92条罪名,其实深入分析,最重要的年羹尧做了这三件错事,让雍正不能再容忍他。
  第一、擅作威福(太嚣张)
  当臣子在君主面前不执臣礼,而这位君主是个实权皇帝的时候,那么臣子离死也就不远了。年羹尧仗着从龙之功,在雍正初期十分嚣张。
  年羹尧在其他官员面前趾高气扬,一副天生比别人高一等的模样。同等级公文往来,本应该平等相称,但年羹尧却将同级官僚看作下属,公文中用“令谕”二字。
  朝廷派来御前侍卫,按理说应该以礼相待,毕竟是皇帝的脸面。但是年羹尧却将人当作“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这还不算,蒙古郡王来见他,年羹尧也让别人行跪拜大礼。
  打雍正脸面的不止这一件,年羹尧曾向雍正进呈《陆宣公奏议》。雍正读了觉得不错,就想亲自撰写序言。但是雍正写到一半,年羹尧就自己拟出一篇,还让雍正帝承认。加上“御前箕坐,无人臣礼”等事,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日日积累。
  第二、结党营私(绝对的君臣大忌)
  帝王之道,很大一部分在于平衡、制衡之法。用官员制衡官员,以保证君权的唯一性,保证国家的有序运作,是君主必学之道。一旦臣子开始联合,构成小团体并逐步壮大之后,君权就会受到影响。
  年羹尧因为从龙之功,在雍正初年有很多特权。比如说凡是年羹尧保举之人,不论文武,兵吏二部都需优先录用。这在当时称为“年选”,“年”是年羹尧的年。
  年羹尧为人霸道,排斥异己,任用亲信。“异己者屏斥,趋赴者荐拔”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的就形成了以年羹尧为首,川陕官员为骨干,其他各地大小官员为血肉的利益集团。
  但直接干涉官员任免,完全就是找死。
  第三,贪污受贿,私敛巨财
  康熙晚期贪污受贿之风盛行,成为国家巨大隐患。康熙自己无精力处置,所以将问题留给了继任者。雍正一上台,推行了各项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的改革措施。
  当时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雍正忍无可忍之时,这就成为年羹尧的催命符。
  许多人疑惑,年羹尧行事毫无顾忌,不是雍正帝宠出来的吗?既然有可能危害到自己,雍正帝为何要如此优待年羹尧呢?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雍正上位之初质疑声不少。当时他皇位还没有坐稳,决不能失去年羹尧这份助力,所以只能放纵年羹尧。等到他皇位一坐稳,年羹尧不就立马被处置了吗?
  所以什么92条大罪,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年羹尧功高震主了。
  雍正一朝有一位封疆大吏,康熙年间入仕,几十年都担任小官。雍正帝上位之后,立刻得到重用,坐到封疆大吏的位置,此人就是田文镜。
  田文镜在历史上名声不小,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雍正末年到乾隆初年,田文镜名声特差,百姓恨不能喝其血吃其肉。
  奇怪的是也不是没有人状告田文镜,田文镜也的确犯了大错,但是雍正帝和乾隆帝却都不约而同的保了田文镜。他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能在犯大错之时得两代帝王相保?
  雍正八年,山东发生大水灾,挨着的河南有几个县城也遭了水患。人在自然面前总是那么渺小,这次水灾给山东河南百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按照一般惯例,朝廷是要派钦差去赈灾的。但是雍正帝因为信任田文镜,就没有特别派人赈灾,只下令蠲免两地钱粮。
  当时任河南山东总督(此官职是雍正专门为田文镜设置,不为定例)的田文镜上奏说,虽然河南遭遇了水灾,但是因为只有一部分州县受损。粮食虽然收成不等,但也足以维持。百姓们虽然感谢陛下免除税收,但因为有能力,所以都踊跃缴纳赋税,请求陛下按照原来的数额完成收税。
  雍正帝听了很高兴,朝廷商议之下也同意了田文镜的请求。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河南被水淹没的数县损失惨重,朝廷还以原来的额度征收税收,百姓根本不能承担。卖儿卖女,已经成为常态。
  雍正九年,雍正帝终于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他下诏说:“去年山东发生水灾,连累到河南。朕因为相信田文镜能处理此事,所以没有多加过问。最近听说祥符、封丘等州县民出现了卖儿卖女的现象,那么定然是有问题的。田文镜年老多病,被下属官员蒙蔽,朝廷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雍正帝专门派侍郎王国栋前去河南进行赈济,但是并没有追究田文镜的过错。后来田文镜以病乞休,算是自己惩罚自己,雍正帝也在他病愈后仍让他任职河南。
  田文镜办公出了这么多差错,使得河南受灾群众更加艰辛,雍正帝竟然一点罪责都不追究。根本原因在于田文镜是雍正的肱骨大臣,同时也是雍正改革先锋队员。
  田文镜不畏权贵,坚决执行雍正帝政策,推动了整顿吏治、摊丁入亩、清查亏空、火耗养廉等政策的实行,对朝廷立有大功,所以雍正帝要保下他。
  雍正十年田文镜因病去世,雍正帝赐葬泰陵附近,谥号端肃,又命河南官员为其设立专祠,入祀河南贤良祠。
  河南民众因为之前水灾一事,对于田文镜深恶痛绝。但是因为雍正帝的关系,对于田文镜入贤良祠一事也不能反驳。
  乾隆帝上位之后,就不一样了。河南省官员巡抚雅尔图上奏河南的民众都怨恨田文镜,不当将其供入河南贤良祠,请求移出。但是乾隆帝却拒绝了,田文镜死于雍正一朝,不是乾隆宠臣,乾隆帝为何包庇他呢?
  按照乾隆帝的说法是“鄂尔泰、田文镜、李卫都是先帝的重臣,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而他们三人素来不曾谋合。所以不能翻出前案。”
  乾隆不愿意再扯出前事,所以顺理成章的成为田文镜的保护伞。于是就算河南人民再痛恨田文镜,田文镜也还是在祠堂中享受香火供奉。
  在北魏的历史上,有过一个半月天子,他就是王庆云。
  北魏末期,朝廷腐败,因为国家财政困难,朝廷竟然提前预征了6年的赋税!北魏百姓苦不堪言,各地都相继爆发了起义,反抗北魏的统治。王庆云也是这次起义造反大军中的一员,他聚集了一部分人,占据了水洛城。
  当时有三大势力,一是在高平称帝的万俟丑奴,二是拥兵行台的万俟道洛,三就是王庆云。北魏永安三年,北魏派尔朱荣打败了万俟丑奴,并将其押往洛阳斩首示众。万俟丑奴一倒,万俟道洛也遭到了北魏重兵的强攻,很快万俟道洛就支撑不住,为了保留实力,他带着六千大军投奔了王庆云。
  对于万俟道洛的到来,王庆云沾沾自喜,他以为自己收服了一位骁勇战将,盲目自信的他还认为自身实力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便壮着胆子称帝了!真不知道该说他是自信还是自大。
  王庆云称帝半个月以后,北魏的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的平叛大军便到达了水洛城,王庆云和万俟道洛出城迎战,结果万俟道洛被射中了臂膀,东城很快就沦陷了,王庆元只能带着残兵退守西城。可是,西城没有水源,王庆元的部将都十分干渴,他们撑不了多久的,最后不是拼死一战就是乖乖投降。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为了抓住王庆元和万俟道洛两个贼首,尔朱天光决定用计拖住他们,以防他们趁乱逃走。他先是催促王庆元投降,然后又故意给王庆元一个晚上的思考时间。此时的王庆元不知是计,他原本就打算突围,现在尔朱天光又给了他一整晚的时间,夜间突袭的成功率非常大,他都快高兴坏了,这简直就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
  除了给王庆元缓冲时间,尔朱天光还派人告知王庆元,就说他们为了表达诚意,愿意给王庆元他们提供水源,北魏大军主动后退。王庆元等人听闻有水喝,全都喜出望外,放下了戒备心,几乎全都冲到了溪水边喝水解渴。
  尔朱天光知道王庆元已经中计,他立刻命令军中将士们赶做出了许多专门对付战马的拒马木枪,做好以后他便让士兵们围绕了整个城池,只要王庆元一出来,先头部队就会瞬间被消灭。另外,尔朱天光还布置了许多伏兵在木枪后面,以预防王庆元突围。
  晚上的时候,一切早已准备就绪,一场大战随着城门打开的厚重声音而展开,王庆云、万俟道洛果然中计,他们率领仅有的残兵开城突围,结果战马撞在密密麻麻的拒马木枪上,马背上的人都被摔了下来。木枪后的伏兵立刻上前,王庆元和万俟道洛就这样被俘虏了。
  算起来,王庆元从称帝到灭亡,不过半个月时间而已,所以他被称作北魏的半月天子。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1
站长联系:vipyouxiang@126.com
注: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请通知本站,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