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间传说 > 关于孔融的轶事典故 孔融的历史评价如何?

关于孔融的轶事典故 孔融的历史评价如何?

浏览: 作者:佚名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长大以后还有哪些故事呢?他后来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人们又是如何评价孔融的呢?
  孔融少年时期便才名初显,十岁那年,孔融跟随父亲到了京城洛阳。孔融早就听说名士李膺在洛阳当官,这个李膺有很大的名气,当然脾气格调也非常奇怪,除了当世的名士和他家的亲戚,不相关的人根本见不到他。孔融一直想去会一会这位名士,一到洛阳,便迫不及待的登门拜访了。
  孔融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今日特地求见李君,劳烦小哥通报一声了,多谢。”门人把有人上门拜访的消息传给了李膺,李膺听了很纳闷,心想最近这几天自己也没有哪个亲戚进京了呀,到底是谁呢,于是就接见了孔融。见到孔融的一刹那,李膺就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他有些生气的问孔融:“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脸不红气不喘的说:“我的祖先是孔子,而你家的祖先是老子,几百年前他俩有师资之尊,所以我和你是世交。”
  李膺听了有些想笑,同时他也看出了孔融的与众不同,见到他这样的“大明星”,孔融居然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对答如流,举止也甚是得体。关键是,那天李膺家里还有很多宾客,他们的名气也是很高的,在座的人都记住了这位颇有才气的少年孔融。
  后来,太中大夫陈韪也来到了李膺家里,有人将孔融与李膺的对答当做小故事讲给他听,谁知陈韪听了却说什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当即就不乐意了,站起来就说:“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陈韪被怼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毕竟对方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李膺倒是不吝啬的夸奖孔融:“高明必为伟器(你这么聪明长大了一定能成大器)!”
  再长大一些,孔融到了十六岁,这一年他遭逢了巨变,那便是因为他的善良使得他的大哥孔褒被杀。孔褒有位名叫张俭的好友,这位张俭是位名士,他得罪了皇帝宠臣中常侍侯览,被侯览暗中追杀。张俭本想投奔孔褒,可孔褒当时却不在家,孔融见张俭不肯说明来意,就自作主张将他留在了家里,躲过了追捕。可是,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张俭在孔家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孔褒、孔融相继被抓,但兄弟俩都争着承担罪责。最后朝廷判处孔褒死刑,饶了孔融。
  可能正是这一变故,让孔融见识到了朝廷的黑暗,再后来他加入官场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击贪官污吏,导致他的官途一度前途渺茫。孔融眼里容不得沙子,像曹操和袁绍那样心有异志的,他总是力所能及的死怼,也使得自己惹来很多灾祸。最后,曹操以众多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孔融以及孔融全家,据说他的一对儿女也聪慧得很呢!
  那时,孔融被抓,可他七岁的女儿和九岁的儿子因年幼得以免死,被寄养在其他人家里。两个小孩对于父亲被抓一点也不惊慌,反而还有心思下棋,左右的人看不懂他们,就问:“你们的父亲被抓了,你们不害怕吗?”妹妹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主人家怕他们饿了,就给他们一人一碗肉汤喝,哥哥口渴便喝了,妹妹却说:“如今遭逢这样的灾祸,难道我们还能活下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听了大哭,也不喝肉汤了。兄妹俩的这段话被传到了曹操耳边,他认为这两个小孩太聪慧了,以后说不定会报复他,所以就派人杀了两个孩子。
  在当时那个时代,孔融既有才学又有德行,是以闻名于天下,就连曹操最开始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可是,太过刚直容易被折断,孔融就是这样,他不懂得隐藏自己,所以被曹操杀了。而刘备就不一样了,刘备懂得演戏,察觉到曹操对他有忌惮之心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还哭得毫无形象,这才让曹操放了心,这货就是一经常打败仗的,不足为惧!于是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还曾一度与曹氏的魏国争夺天下!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长大以后还有哪些故事呢?他后来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人们又是如何评价孔融的呢?
  孔融少年时期便才名初显,十岁那年,孔融跟随父亲到了京城洛阳。孔融早就听说名士李膺在洛阳当官,这个李膺有很大的名气,当然脾气格调也非常奇怪,除了当世的名士和他家的亲戚,不相关的人根本见不到他。孔融一直想去会一会这位名士,一到洛阳,便迫不及待的登门拜访了。
  孔融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今日特地求见李君,劳烦小哥通报一声了,多谢。”门人把有人上门拜访的消息传给了李膺,李膺听了很纳闷,心想最近这几天自己也没有哪个亲戚进京了呀,到底是谁呢,于是就接见了孔融。见到孔融的一刹那,李膺就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他有些生气的问孔融:“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脸不红气不喘的说:“我的祖先是孔子,而你家的祖先是老子,几百年前他俩有师资之尊,所以我和你是世交。”
  李膺听了有些想笑,同时他也看出了孔融的与众不同,见到他这样的“大明星”,孔融居然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对答如流,举止也甚是得体。关键是,那天李膺家里还有很多宾客,他们的名气也是很高的,在座的人都记住了这位颇有才气的少年孔融。
  后来,太中大夫陈韪也来到了李膺家里,有人将孔融与李膺的对答当做小故事讲给他听,谁知陈韪听了却说什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当即就不乐意了,站起来就说:“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陈韪被怼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毕竟对方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李膺倒是不吝啬的夸奖孔融:“高明必为伟器(你这么聪明长大了一定能成大器)!”
  再长大一些,孔融到了十六岁,这一年他遭逢了巨变,那便是因为他的善良使得他的大哥孔褒被杀。孔褒有位名叫张俭的好友,这位张俭是位名士,他得罪了皇帝宠臣中常侍侯览,被侯览暗中追杀。张俭本想投奔孔褒,可孔褒当时却不在家,孔融见张俭不肯说明来意,就自作主张将他留在了家里,躲过了追捕。可是,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张俭在孔家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孔褒、孔融相继被抓,但兄弟俩都争着承担罪责。最后朝廷判处孔褒死刑,饶了孔融。
  可能正是这一变故,让孔融见识到了朝廷的黑暗,再后来他加入官场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击贪官污吏,导致他的官途一度前途渺茫。孔融眼里容不得沙子,像曹操和袁绍那样心有异志的,他总是力所能及的死怼,也使得自己惹来很多灾祸。最后,曹操以众多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孔融以及孔融全家,据说他的一对儿女也聪慧得很呢!
  那时,孔融被抓,可他七岁的女儿和九岁的儿子因年幼得以免死,被寄养在其他人家里。两个小孩对于父亲被抓一点也不惊慌,反而还有心思下棋,左右的人看不懂他们,就问:“你们的父亲被抓了,你们不害怕吗?”妹妹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主人家怕他们饿了,就给他们一人一碗肉汤喝,哥哥口渴便喝了,妹妹却说:“如今遭逢这样的灾祸,难道我们还能活下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听了大哭,也不喝肉汤了。兄妹俩的这段话被传到了曹操耳边,他认为这两个小孩太聪慧了,以后说不定会报复他,所以就派人杀了两个孩子。
  在当时那个时代,孔融既有才学又有德行,是以闻名于天下,就连曹操最开始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可是,太过刚直容易被折断,孔融就是这样,他不懂得隐藏自己,所以被曹操杀了。而刘备就不一样了,刘备懂得演戏,察觉到曹操对他有忌惮之心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还哭得毫无形象,这才让曹操放了心,这货就是一经常打败仗的,不足为惧!于是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还曾一度与曹氏的魏国争夺天下!
  上官桀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他除了担任过羽林期门郎、未央厩令、侍中、太仆、左将军、安阳侯以外,还有另外一层特别的身份,那就是汉武帝亲家公的父亲。
  年轻的时候,上官桀在宫中做过羽林期门郎,正是这个机会,才让汉武帝注意到了他。怎么说呢,上官桀是个有才能,孔武有力,有谋略的人,汉武帝慧眼识英才,尤其喜欢那种身体强健,力气又大的人,刚好上官桀的所有条件都吻合,汉武帝就一点点地给他升职。
  可是这用人啊,不能光看他有没有才干,要是这个人空有才干,心却不属于自己,那自己岂不是要被他玩死。所以汉武帝还要考验了上官桀的忠心程度以后,才能确定要不要重用他。
  有一次汉武帝生了重病,他让人将他扶起来,他要去看一看那些活蹦乱跳的马儿。可是到了马圈一看,嘿,没把他给气晕了!他视若珍宝的马儿们,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一看就是受到虐待了。汉武帝眉毛胡子一瞪眼,随手一指,地下就跪了一圈的人,只有他一个人站着。上官桀好像是主事的,他站了出来,哭着说:“皇上啊,微臣听说您生病了,天天都担心您的身体什么时候恢复啊,哪里能顾得上这些畜生呢?”
  汉武帝见上官桀一个大男人哭成这样,也有些动容,好了,好了,寡人不怪你啊!
  通过这件事儿,汉武帝就认为上官桀对他很是忠心,于是对上官桀就更加注意,提拔的速度简直翻倍了。
  汉武帝在位期间,和匈奴打了很多次仗,所以也出现了很多抗击匈奴的名将,比如卫青,比如霍去病,比如李广,比如李广利,也比如上官桀。
  汉武帝封上官桀为左将军,让他和李广利一起北抗匈奴。所以上官桀才能有机会立下赫赫战功,虽说可能没有卫青、霍去病这样显著,但他也算是一名极出色的将军了。
  汉武帝和上官桀的缘分,就这样相安无事的一直到汉武帝去世,汉昭帝新立。临终前,汉武帝才确立让幼子刘弗陵当太子,将来这个国家的皇位就传给他。幼子刘弗陵的年纪非常小,小到还需要姐姐住进皇宫照料看护才行的地步,所以汉武帝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找几个心腹帮他养儿子。
  他看中的第一个大保姆就是霍光,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呀,霍去病家族的血脉他还是很认可的,于是大保姆的名额就这样定了下来。
  可是汉武帝害怕大保姆把他儿子带歪了呀,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他又给小儿子找了二保姆上官桀、三保姆金日磾、四保姆桑弘羊,提防着大保姆霍光。几个保姆中,霍光的权力最大,上官桀就不开心了,凭什么自己还不如霍光啊。四保姆桑弘羊也不服气,凭啥霍光的官比他大?于是乎,上官桀和桑弘羊就勾结起来陷害霍光,打算除掉霍光,瓜分霍光的大权。
  他们知道树大好乘凉的道理,于是抱住了鄂邑长公主这颗大树,霍光在这些人的连番夹击下,幸运存活了下来,他对汉昭帝说,这些人都是坏蛋,他们想要对我不利,就是对你不利,这种人一定要杀掉啊!
  汉昭帝觉得有道理,便下令灭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的全族。而鄂邑长公主牵涉此案,汉昭帝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她呢,她自己先害怕起来,自杀了。
  就这样,汉昭帝替霍光除掉了最具威胁的政敌,从此霍光的权力更大了,有时候甚至还要插手汉昭帝要宠幸谁,要和谁生娃娃的事情,简直气坏了汉昭帝,他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词作多写闺阁之怨和对出行丈夫的思念。
  说起李清照的婚姻,大家理所当然想的是赵明诚。但实际上李清照除了赵明诚之外,还嫁了一任丈夫。《碧鸡漫志》:“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
  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赵明诚,二人琴瑟和鸣,有着同样的审美趣味,感情很好。
  李清照和赵明诚本来生活优渥,但是金人南侵,汴京城破,她和丈夫只能带着金石书画难逃。奔波劳累,赵明诚因此早逝。
  南宋偏安一隅也不能躲开金人的进攻,宋高宗弃城而逃。李清照一介妇人,追随着皇帝的步伐,一路逃难。
  路途艰难,收藏的金石之物被盗的被盗,被掠夺的掠夺,损失惨重。乱世动荡本来就让李清照愁伤,宝物被夺,更使得李清照身心疲惫。
  正是这个时候,一个男人走进了李清照的生活,他就是张汝舟。张汝舟进士出身,绍兴二年官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
  张汝舟彬彬有礼,体贴入微,李清照一个人生活艰辛,最终被他打动,嫁给了他。最开始生活还好,但是很快张汝舟就原形毕露。
  原来张汝舟娶李清照,最大的原因是看上了李清照身边尚存的金石书画。这些文物是李清照与赵明诚收藏多年之物,全都价值不菲。
  张汝舟想要强占文物,李清照自然不愿。这些不仅是自己的心头宝,同时《金石录》还没有整理成册,自己和赵明诚的心愿未了。
  张汝舟因为不能夺得文物,所以十分气愤,后来更是对李清照大打出手。夫妻二人情趣不同,同床异梦,这样的生活不是李清照想要的,所以最终闹上了官场。
  依照宋朝的法律,女人打官司状告丈夫,不管对错输赢,最后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宁肯坐牢,也要离开张汝舟,可见第二段婚姻的不幸。而这样的法律,也可知古代对女子的压制。
  最后这官司李清照赢了,法律判处离婚。但真正将张汝舟告倒的,不是李清照的婚姻不幸。而是张汝舟当初科考作弊。
  原来张汝舟娶到李清照之后十分得意,有一次说漏了嘴,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的事拿来炫耀。李清照就是凭此,结束了婚姻。
  最后李清照坐牢,张汝舟被判流放柳舟。李清照所遇非良人,好在她名声够大,朝廷上又有朋友帮忙,只坐牢九天。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李清照:“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1
站长联系:vipyouxiang@126.com
注: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请通知本站,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