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间传说 > 春秋美女东郭姜 东郭姜有几任丈夫?她与国君私通的下场是什么?

春秋美女东郭姜 东郭姜有几任丈夫?她与国君私通的下场是什么?

浏览: 作者:佚名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说春秋时期的一桩怪事吧,这大概要从咱们今天的“绿帽子”一词说起。
  但凡是个男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戴上“绿帽子”,因为它意味着伴侣出轨,对自己不忠。这个词语最初讲的是一对普通夫妻,妻子和一个卖布的有了私情,每次都趁丈夫不在家时与其私会。有一次俩人差点被抓个正着,那以后妻子就向卖布的要了一块绿色的布,并用它给丈夫做了一顶帽子,她和卖布的约定,只要她的丈夫戴着绿帽子出门,他才可以去找她,那代表她丈夫不在家。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国君竟然公然染指大臣之妻,他给别人戴了绿帽子不说,还想杀掉臣子,彻底霸占别人的妻子。这个国君不是别人,正是齐国国君齐庄公,而这女子则是东郭姜,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崔杼之妻,史记记载东郭姜“美而有色”,也难怪会让齐庄公如此痴迷了。
  东郭姜最初嫁的人是齐国棠邑大夫棠公,棠公能娶到这么一个大美女做老婆,美得不行,可惜他是个短命鬼,早早的就过世了。东郭姜的弟弟东郭偃是齐国大夫崔杼的家臣,东郭姜给亡夫举办丧事的时候,崔杼驾车前来吊唁,见东郭姜貌美,便娶她为妻。
  崔杼是齐国重臣,他要娶妻,齐庄公能不知道吗?齐庄公和崔杼的关系,该怎么说呢,齐庄公之所以能登上王位,崔杼绝对是头等功,所以齐庄公很信任和器重崔杼,也经常去崔杼家。齐庄公听闻崔杼之妻东郭姜貌美,就趁着去崔杼家的机会见上一见,这一见就不得了了,他觊觎那东郭姜的美貌,竟暗中与其私通,来找崔杼也找得越来越勤,还把崔杼的帽子拿来赏赐给别人。
  崔杼又不是傻子,他发觉了齐庄公和妻子的私情,因此怀恨在心。齐庄公六年五月十七日,齐庄公以探病崔杼的名义又来到了崔杼府上,其实他是来找东郭姜的。这一次,崔杼没再对齐庄公客气,他联合宦者贾举杀死了齐庄公,并拥立齐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齐景公,他自己则出任宰相。
  再后来,崔氏家族发生内乱,齐国左相庆封趁机灭亡了崔氏全族,东郭姜和崔杼先后自缢而死。
  民间一直有一个传说,讲那东郭姜身死以后,骸骨全都变成了一种虫子,人们考虑东郭姜是自缢而亡的,就给此虫取名为“缢女”。当时的人都认为东郭姜“杀一国君而灭三室,又残其身”,是不祥之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说春秋时期的一桩怪事吧,这大概要从咱们今天的“绿帽子”一词说起。
  但凡是个男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戴上“绿帽子”,因为它意味着伴侣出轨,对自己不忠。这个词语最初讲的是一对普通夫妻,妻子和一个卖布的有了私情,每次都趁丈夫不在家时与其私会。有一次俩人差点被抓个正着,那以后妻子就向卖布的要了一块绿色的布,并用它给丈夫做了一顶帽子,她和卖布的约定,只要她的丈夫戴着绿帽子出门,他才可以去找她,那代表她丈夫不在家。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国君竟然公然染指大臣之妻,他给别人戴了绿帽子不说,还想杀掉臣子,彻底霸占别人的妻子。这个国君不是别人,正是齐国国君齐庄公,而这女子则是东郭姜,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崔杼之妻,史记记载东郭姜“美而有色”,也难怪会让齐庄公如此痴迷了。
  东郭姜最初嫁的人是齐国棠邑大夫棠公,棠公能娶到这么一个大美女做老婆,美得不行,可惜他是个短命鬼,早早的就过世了。东郭姜的弟弟东郭偃是齐国大夫崔杼的家臣,东郭姜给亡夫举办丧事的时候,崔杼驾车前来吊唁,见东郭姜貌美,便娶她为妻。
  崔杼是齐国重臣,他要娶妻,齐庄公能不知道吗?齐庄公和崔杼的关系,该怎么说呢,齐庄公之所以能登上王位,崔杼绝对是头等功,所以齐庄公很信任和器重崔杼,也经常去崔杼家。齐庄公听闻崔杼之妻东郭姜貌美,就趁着去崔杼家的机会见上一见,这一见就不得了了,他觊觎那东郭姜的美貌,竟暗中与其私通,来找崔杼也找得越来越勤,还把崔杼的帽子拿来赏赐给别人。
  崔杼又不是傻子,他发觉了齐庄公和妻子的私情,因此怀恨在心。齐庄公六年五月十七日,齐庄公以探病崔杼的名义又来到了崔杼府上,其实他是来找东郭姜的。这一次,崔杼没再对齐庄公客气,他联合宦者贾举杀死了齐庄公,并拥立齐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齐景公,他自己则出任宰相。
  再后来,崔氏家族发生内乱,齐国左相庆封趁机灭亡了崔氏全族,东郭姜和崔杼先后自缢而死。
  民间一直有一个传说,讲那东郭姜身死以后,骸骨全都变成了一种虫子,人们考虑东郭姜是自缢而亡的,就给此虫取名为“缢女”。当时的人都认为东郭姜“杀一国君而灭三室,又残其身”,是不祥之人。
  “状元”这个称号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是一个很有重量的称号。能冠上此称号,便是对才能的肯定。然而你想不到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状元,能登上高位,竟然是因为能吃。
  康熙三十六年开丁丑科,各地举子们纷纷赶考进京。当时的科举考试,不像咱们今天的高考,考完一科就可以出考场。古代为了防止作弊行为的出现,书生们入考场之后,一定要等所有科目都考完之后方能出场。
  因为完全封闭,所以食物都是在进考场前自备,经检查后携带入场。为了方便,许多人往往带几个大饼匆匆果腹便可。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状元,揣36个馒头上考场,而且还不够吃。此人就是康熙丁丑科状元李蟠。
  李蟠身材高大,特别能吃。进入考场之后,他一边思考,一边吃馒头,一边答题。时间慢慢的过去,他的36个馒头也吃完了。
  李蟠思路来的慢,没了馒头填肚子后,就更慢了。许多考生都交卷了,李蟠还在慢慢答题呢。虽然时间还没到,但是考官也顺便过来看了,当然可能带了那么点让他快点,注意时间的意思。
  李蟠本来就饿的有些着急,监考官如此,让他馒头大汗。李蟠说:“学生毕生所学在此一举,还请大人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
  监考官见他如此,心生怜惜之意,便没有在督促。写了没一会儿,李蟠实在饿得受不住了,又厚着脸皮找到监考官,讨了几个馒头。
  李蟠后来顺利考完考试,但是他讨要馒头的事情,却不知道怎么的传到康熙耳朵里。康熙知道后,并不责怪他,反而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印象分大增。
  后来殿试,康熙因此特别留意李蟠,见他对军政、吏治、河防靖条答对贴切,符合事理,且很有自己的见解,龙颜大悦,竟然将李蟠钦点为一甲第一名,俗称状元,授官翰林院编修。
  因为这件事,同榜探花郎还专门写诗调侃“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此后“饽饽状元”李蟠的大名传遍士林。
  康熙三十八年,李蟠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因为一些流言蜚语被罢官。其实这件事李蟠是被冤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太正直了。
  李蟠出生书香门第,担任主考官期间,不畏权贵,坚持唯才是举。当时他选出许多有才干的俊彦,如鄂尔泰、史贻直、杜讷,都是后世响当当的名臣。
  但是李蟠的不近情面,让当时许多落第学子记恨,又因为他得罪了权贵。所以京城里一时间关于李蟠徇私作弊的谣言,风风火火,他因此被罢职。
  后来查明李蟠被冤枉,李蟠却已经回到家乡闭门著书不入官场。康熙南巡的时候,还曾召他重新入官,都被李蟠推辞拒绝了。
  就这样史上最能吃的状元,在官场上昙花一现,但至少他最后安稳度过余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弘演的臣子,许多人都将他视为中国古代最忠心的臣子,只因他做了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
  我们通常说对一个人好,是掏心掏肺的对他好,弘演对他的国君卫懿公才称得上真的掏心掏肺呢!这个我们后面再来说。
  提到忠心的臣子,不知大家会想到哪些历史人物,是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是哭秦庭的申包胥,亦或是十九年持节不屈的苏武?他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岳母刺字的传奇故事,讲的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刻下了四个大字,即“尽忠报国”,她希望岳飞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国之栋梁,《宋史》也明确记载着:“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这个故事一代传一代,至今“尽忠报国”四字已经演变成了“精忠报国”,但这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本质,那就是一定要对自己的国家忠诚。虽然我们并不确定岳飞的背上是不是真的有这四个字,但岳飞的一生绝对是对得起那四个字的。
  春秋时期的卫国贤大夫弘演,是一个忠心程度不输给岳飞的臣子。弘演的国君是卫国卫懿公,一个痴迷于“仙鹤”而毁掉国家的昏君。弘演很受卫懿公的器重,还被卫懿公派去出使其他诸侯国。可就在弘演出使未归的时候,卫懿公却遭到了狄人的猛烈突袭。
  卫懿公所在的卫国其实并不算弱,在诸侯林立的春秋时期,卫国算得上中等国家,实力只比齐国、晋国、楚国这样的强国低,是可以完全不惧狄人的。但是,事情坏就坏在卫懿公身上,是他造成了卫国亡国!
  卫懿公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养仙鹤,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想要讨好卫懿公的人就不停的捕捉仙鹤献给卫懿公。卫懿公也不客气,不但把这些仙鹤全部收为己有,还斥巨资给仙鹤修建繁华奢侈的宫殿供其居住,赏赐给它们官职,给它们都配上一辆豪华马车。卫懿公把国库里的钱全砸在了仙鹤头上,仙鹤过得比人还舒服,钱用光以后,卫懿公就派人向百姓强征,完全不顾子民的死活。
  狄人进攻卫国的时候,国人都不愿意替卫懿公卖命,于是乎狄人如破无人之境,很快就把卫懿公捉住,并残忍的杀掉了。据说卫懿公死得很惨,狄人分食了他身上的肉,最后只剩下肝脏。
  弘演正出使外国呢,突然就听闻卫国国亡的噩耗,他快马加鞭回到卫国荧泽为卫侯收尸,见到卫懿公仅剩的那点尸身时,他伏在地上痛哭不已,边哭边说:“主公你死得这么惨,连一副完好的尸身和棺材也没有,臣仅且以身为棺吧!”然后他就把自己肚皮划破,把自己的肝脏挖出来,把卫懿公的肝脏装进去,最后安然的闭上了双眼。后来,弘演就成为了古代历史上忠君的典范了。
  能遇到这么忠心的臣子,不容易啊,可惜是个不懂珍惜的国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1
站长联系:vipyouxiang@126.com
注: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请通知本站,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