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间传说 > 李淳风简介 李淳风的《藏头诗》讲的什么?

李淳风简介 李淳风的《藏头诗》讲的什么?

浏览: 作者:佚名

  李淳风是唐代预言大家,对李淳风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他与袁天罡所著《推背图》。《推背图》号称中华千古预言奇书,名声响亮,但是其实李淳风所著预言书不止《推背图》一本。
  本文为大家介绍的,便是李淳风又一预言力作《藏头诗》。
  《藏头诗》是有一天李淳风和唐太宗两人在后花园散步,唐太宗不知怎么就说到了唐朝日后国运。而李淳风又正好是闻名天下的术士,能预言后世,于是就请李淳风算一下。
  李淳风言天机不可泄露,但是唐太宗说:“言出卿口,入朕之耳,惟卿与朕言之,他人皆不能知也。卿必为朕言之!”
  李淳风还是不敢说,唐太宗于是又带着李淳风登上高楼,说:“此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卿可为朕言之。”李淳风这才开始说。而这口头对话,却还是被史官记录,最后整理成册。
  淳风曰:“乱我朝之天下者,即在君侧。三十年后,杀唐之子孙殆尽!主自不知耳。”
  太宗曰:“此人是文是武?卿为朕明言之,朕即杀之,以除国患!”
  在唐太宗身侧的,自然是指武则天代唐立周。武则天虽然是唐高宗的皇后,但最早其实是唐太宗的才人,所以李淳风这样说没错。唐太宗问是何人,李淳风没有点明。唐太宗又问谁能救唐,李淳风才算给了回答。
  李淳风说:“有文曲星下界,生于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这里说的就是狄仁杰,帮助太子李显重新登基。
  唐太宗听到这儿高兴了下,继续问此次纷乱平后,国家能得治乎。
  李淳风答:“己丑有一口,一巾不成,五者乱之。幸有五天罡下界平治。”韦皇后乱政,好在后来李隆基继位。
  唐太宗问此后得治乎,李淳风答:“前二十四年可媲美于尧舜,后二十四年又有乱天下者。危而不危。一人大口,逢杨而生,遇郭而止。”
  这里说的其实很明显的,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迎来了大唐最鼎盛的时候(开元盛世),但是同时也迎来了纷乱,以至日后大唐的倾覆。
  李淳风后来又说:“四十年中,有五火猪,更递为君。唐家血食尽矣。天下非唐有矣!”这就是说的唐末年军阀割据,五代十国起而唐朝灭。
  不仅仅是推测唐朝国运,在这次对话中,李淳风还提到了后世的国运。
  “有一兀之主兴焉。人皆披发,头生花。听其语,不知其音;视其人,恶见其面。”这就是说的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
  “若非天生一牛,日月月并行,天下几无人类也。女生须,男生子,地裂山崩矣。”放牛娃朱元璋建立大明。
  “有八旗常在身之主出焉,人皆口内生火,手上走马,头上生花。衣皆两截。天下几非人类矣!越二百余年。”满洲八旗骑兵入关,定鼎中原,大清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国家。为了便于统治,推行剃发易服。
  李淳风是唐代预言大家,对李淳风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他与袁天罡所著《推背图》。《推背图》号称中华千古预言奇书,名声响亮,但是其实李淳风所著预言书不止《推背图》一本。
  本文为大家介绍的,便是李淳风又一预言力作《藏头诗》。
  《藏头诗》是有一天李淳风和唐太宗两人在后花园散步,唐太宗不知怎么就说到了唐朝日后国运。而李淳风又正好是闻名天下的术士,能预言后世,于是就请李淳风算一下。
  李淳风言天机不可泄露,但是唐太宗说:“言出卿口,入朕之耳,惟卿与朕言之,他人皆不能知也。卿必为朕言之!”
  李淳风还是不敢说,唐太宗于是又带着李淳风登上高楼,说:“此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卿可为朕言之。”李淳风这才开始说。而这口头对话,却还是被史官记录,最后整理成册。
  淳风曰:“乱我朝之天下者,即在君侧。三十年后,杀唐之子孙殆尽!主自不知耳。”
  太宗曰:“此人是文是武?卿为朕明言之,朕即杀之,以除国患!”
  在唐太宗身侧的,自然是指武则天代唐立周。武则天虽然是唐高宗的皇后,但最早其实是唐太宗的才人,所以李淳风这样说没错。唐太宗问是何人,李淳风没有点明。唐太宗又问谁能救唐,李淳风才算给了回答。
  李淳风说:“有文曲星下界,生于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这里说的就是狄仁杰,帮助太子李显重新登基。
  唐太宗听到这儿高兴了下,继续问此次纷乱平后,国家能得治乎。
  李淳风答:“己丑有一口,一巾不成,五者乱之。幸有五天罡下界平治。”韦皇后乱政,好在后来李隆基继位。
  唐太宗问此后得治乎,李淳风答:“前二十四年可媲美于尧舜,后二十四年又有乱天下者。危而不危。一人大口,逢杨而生,遇郭而止。”
  这里说的其实很明显的,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迎来了大唐最鼎盛的时候(开元盛世),但是同时也迎来了纷乱,以至日后大唐的倾覆。
  李淳风后来又说:“四十年中,有五火猪,更递为君。唐家血食尽矣。天下非唐有矣!”这就是说的唐末年军阀割据,五代十国起而唐朝灭。
  不仅仅是推测唐朝国运,在这次对话中,李淳风还提到了后世的国运。
  “有一兀之主兴焉。人皆披发,头生花。听其语,不知其音;视其人,恶见其面。”这就是说的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
  “若非天生一牛,日月月并行,天下几无人类也。女生须,男生子,地裂山崩矣。”放牛娃朱元璋建立大明。
  “有八旗常在身之主出焉,人皆口内生火,手上走马,头上生花。衣皆两截。天下几非人类矣!越二百余年。”满洲八旗骑兵入关,定鼎中原,大清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国家。为了便于统治,推行剃发易服。
  如果皇帝和臣子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俗称开会,皇帝开小差了,臣子应该怎么做呢?东汉初年,身为朝臣的宋弘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只讲了一句话,就令皇帝乖乖听话了!
  光武帝刘秀被世人称作“位面之子”,因为大家觉得王莽是穿越人士,他的一切行为都太超前了,最后王莽篡汉,还不是被刘邦的后人给夺了回来,这就是老天爷都在帮助刘秀呢,所以叫做位面之子。
  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从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了与别人不同的特质来,他志向高远,说的那句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流传了千百年之久。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刘秀的时候就说:“朕观古先拨乱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刘秀真是年轻有为!
  年轻人既有年轻人的好,也有不好,刘秀当时就犯了一个错误。那时他已经当上了东汉皇帝,整日都忙着处理国政,时不时就会召见几个重要的大臣,一起商讨要事。
  某一天,刘秀只传唤了一位叫宋弘的大臣,召开一次再平常不过的会议。可是,那天刘秀坐在了一扇新的屏风前面,那是一扇画了很多美女的屏风,刘秀和宋弘聊着聊着就要回头瞄两眼,过过眼瘾。
  面对如此情景,宋弘不乐意了,他朝着刘秀说了一句:“微臣此生还从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呢!”
  刘秀听完这话,俊脸一红,尴尬的说:“那寡人把屏风撤掉,听从那些符合道义的话,成不成?”
  宋弘喝了口茶,淡淡说到:“陛下能修养自己的品德,微臣很是高兴!”
  能让光武帝乖乖听话的宋弘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宋弘,字仲子,西汉少府宋尚之子,他脾气温和,待人诚恳,为官正直清廉,特别是敢于向刘秀直谏。从刘秀建立东汉时算起,宋弘向刘秀推荐了不下三十个人才,是个善于举荐、品行清雅的臣子,刘秀特别器重他。
  有一次,宋弘向刘秀推荐了学识渊博的桓谭,刘秀见过桓谭以后很是喜欢,将其任命为议郎、给事中。宋弘的本意是希望桓谭能够用自己广博的才识报效国家,辅佐刘秀,结果刘秀看上的却是桓谭的弹琴技艺,每次宴会都让桓谭弹奏音乐。这件事的发展出乎宋弘的意料,他只明白一点,那就是这个人是他推荐给刘秀的,他的锅他自己背!
  宋弘私下里把桓谭叫到一边,狠狠训斥了一顿,搞得桓谭见到他就害怕。刘秀后来又举办宴会,让桓谭弹琴,结果桓谭看到在座的宋弘,失去常态。宋弘只好站出来,他诚恳的对刘秀说:“我举荐桓谭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帮助陛下,现如今却使陛下沉迷于琴艺,这都是我的错啊!”
  刘秀一听就明白了,他命桓谭换回官员的衣服,还认真的向宋弘道歉。从此刘秀待宋弘更加亲厚。
  就是因为宋弘这样优秀,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后,第一个中意的夫君就是宋弘呢!不过,这桩婚姻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宋弘当面拒绝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称卑贱时的兄弟不能抛弃,共患难的妻子也不能始乱终弃。宋弘跟那陈世美就是两个不同的教材,宋是正面教材,陈是反面教材,大家找对象的时候可要擦亮眼睛哟!
  对于孔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小时候总被灌输谦让的美德,就是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到了孔融这一代,朝代已经几经更迭到了东汉末年。四岁的孔融以“让梨”的高尚品德以及少年才气极负盛名,十三岁时,他更是因为父亲的去世悲痛过度,站都站不起来,时人皆称赞他的孝行。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孝子,最终却死于不孝之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还要从东汉末年的朝局说起。孔融十六岁时犯了窝藏朝廷重犯之罪,但是这“重犯”并不是真的罪大恶极,而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名士张俭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无奈他遭到中常侍侯览的记恨,侯览就暗中派人捉拿张俭。张俭一路躲躲藏藏,最后来到了孔褒家里,他本来打算求孔褒收留自己,无奈孔褒不在家,他又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境遇告诉孔融。
  反倒是孔融察言观色,看出张俭风尘仆仆、行色匆忙,一副有难言之隐的样子,善良的他便主动提出了愿意当东道主收留张俭一段日子。
  后来,张俭是逃过一劫了,但是孔家兄弟却遭难了。因为“上面”认为是他俩放走了张俭,于是把兄弟俩都抓进了监狱。审问的时候,孔褒和孔融都争相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孔融的母亲也说是自己没教好孩子,她也是有罪的。孔家在当地是有名望的人家,官员不敢轻易处决,于是请示上级,最后上面决定归罪于孔褒,留孔融一命。
  这件事过后,孔融的名声就更大了,还受到了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孔融刚直不阿,在任期间查获了多起官员贪污案件,由于这些贪官大多数都是朝中位高权重的宦官亲族,所以孔融的大上司把孔融这批司徒掾属拉出来狠狠批评了一顿,但是孔融据理力争,半步也不肯退让,坚决要那些贪官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浑浊的朝堂中,像孔融这样不巴结人,不怕得罪人的堪称一朵奇葩了,但是他就是在这样混乱的形势中混出了名堂,不断升官,名气也越来越大。权臣董卓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总揽朝政大权,孔融站在朝堂大殿之上与董卓“文明的吵架”,而且占着一个理字,董卓争得脸红脖子粗,说不过孔融,最后只能以权压人,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把孔融派去最危险的北海国担任国相。后来孔融所在的北海国遭到黄巾军的攻击,危在旦夕,他还专门写信向时任平原国相的刘备求救,令刘备受宠若惊:“哟,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
  对那时的刘备来说,孔融是中央朝廷下放到小诸侯国的人,比自己高了不知多少个等级,难怪会这样惊讶了!
  孔融的性格就是这样宁折不弯,当他意识到曹操和袁绍二人都不是什么忠臣以后,坚决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那些劝他投靠曹袁的人都被他杀了。曹操攻破邺城,将袁绍府里的女眷都掳走了,曹操的儿子曹丕还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知道这件事以后,专门写信讽刺曹操:“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孔融看不惯曹操这种随时会篡夺汉朝政权的人,所以一有机会就会让他们不痛快。曹操忌惮孔融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分量,不敢轻易杀掉孔融,只能一忍再忍。后来,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捉拿孔融,孔融全家都受到连累而死。在众多的罪名中,有一条说的是孔融曾经说过“父子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恩情。父亲生孩子只不过是情欲的结果”,所以孔融是不孝之人。
  不过,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很难让人相信这句话真的出自孔融之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1
站长联系:vipyouxiang@126.com
注: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请通知本站,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