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间传说 > 找姑鸟

找姑鸟

浏览: 作者:佚名
  从前有一个女人,她出嫁了,离开娘家,来到婆家。女人模样秀丽,人也勤快,家务活没少干。可是婆婆就是不喜欢她,有事没事总要找机会折磨她,三更就叫她起来舂米,半夜也不让她休息。
  于是这个女人总是哭,她哭呀哭,舂米的时候,泪水落在米粒里。洗衣裳的时候,泪珠落在河水里。
  看着树上的鸟儿,这女人就想:想是能变成一只鸟就好了,要是能变成一只鸟就好了!
  看到水里的鱼儿,这女人就想:要是能变成一条鱼就好了,要是能变成一条鱼就好了!
  这个女人有一个小姑,小姑长得特别秀气,做事情也聪明伶俐,还没有到出嫁的年纪。小姑很喜欢她的嫂子,嫂子做饭,小姑就帮她烧火,嫂子去挑水,小姑也跟着去,跟她一道拉转水井的辘轳。天冷的时候,嫂子和小姑一道坐在太阳下织毛衣,小姑织的毛衣嫂子刚好合身,嫂子织的刚好给小姑穿上。
  有一天,小姑坐在窗前,嫂子给她梳辫子。嫂子一边梳,一边叹气:“在家做姑娘才好呢!以后嫁到婆家,就要受苦了。”
  小姑望着窗外的青山,嘻嘻地笑:“我才不要出嫁呢!”
  “女孩儿长大了,怎么能不出嫁?”
  小姑笑得更厉害了:“要嫁我就嫁给山神,山神独自一个,没爹没娘,嫁过去也没有婆婆管着,多好!”
  “傻姑娘,你知道山神?山神是谁啊?
  ”嗯,山神么,每座山都有一位山神。山神是个可怜的家伙,因为娶不上媳妇,总没晚饭吃,一到天黑,山神就在山头呜呜叫唤。你听,他又叫了。“
  嫂子笑着捂住小姑的嘴:”你小孩子家家,胡说什么呀!那不过是山风。“
  那一年春天,婆婆养了好多蚕,蚕要吃桑叶,很快把家门前的桑树叶吃完了。于是,每天听到第一道鸡啼,婆婆就把媳妇叫起来,赶着她上山去采桑叶。开始时天很冷,渐渐春风和暖,家里的养的蚕儿越长越大了,而山上的桑叶却越采越少。
  有一天,已经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女人还没有回家。小姑提了竹篮子,上山给嫂子送草饼子。
  ”嫂子!嫂子!你在哪里?“小姑一路叫,一路往山上跑。跑上山坡,只见嫂子独自坐在石头上哭,她的竹篮空空的,她一片桑叶也没采到。
  山坡上只有几棵桑树,桑树的叶子全给摘光了。阳光里,枝繁叶茂的全是柞树,春风吹着柞树叶,沙啦沙啦响。
  ”今天只怕摘不到桑叶了,以后恐怕也摘不到桑叶了,就是桑叶能再长出来,也不够蚕吃呀!蚕吃不饱,婆婆要打我的呀!婆婆要抓住我的头发,把我的头往墙上撞呀!今天怎么办?明天怎么办?以后怎么办?“嫂子呜呜直哭,哭声好凄凉。
  小姑想了想,使劲跺了跺脚,接着她用两只手围成一个小喇叭,朝着深山喊起来:”山神,你把柞树变成桑树啊!如果你能叫柞树变成桑,我就嫁给你做新娘。“
  ”哗哗哗!“
  ”哗哗哗!“
  山上山下,溪涧里的每一滴水,都快活地笑了起来。
  ”沙沙沙!“
  ”沙沙沙!“
  漫山遍野,柞树林的每一片柞树叶子,也跟着笑起来,仿佛有人挠了它们的胳肢窝似的,它们笑呀笑,笑呀笑,笑着笑着,全都变成了桑叶。
  没错,看呀:只不过一忽儿工夫,漫山遍野的柞树叶全都变成了桑树叶!
  这时山风吹来,格外温暖,格外柔和,就像一种酿了很久的黄米酒,吹得人喜洋洋醉熏熏的。
  姑嫂俩又吃惊又欢喜,她们采了满满两篮子桑叶,下山了,回家去了。
  婆婆见到两篮子桑叶,立即眉开眼笑,拿了桑叶去喂蚕了。
  第二天,姑嫂俩一道上山采桑叶,可是采着采着,小姑不见了。
  嫂子到山涧去找:”小姑!小姑你回来呀!“
  山涧不回答。
  嫂子到桑树林去找:”小姑!小姑回来呀!“
  桑树林也不回答。
  山梁山只有风,呼呼吹过。
  嫂子从山脚找到山顶,从前山找到后山,她的鞋底在山路上磨掉了,衣裳被荆棘撕成碎片。
  她从春天找到夏天,又从夏天找到秋天。秋天天冷下来,山上树叶落了一地,草也枯了,嫂子在秋风中摔倒了,砍柴的樵夫可怜她:”天冷了,你回家去吧!“
  可嫂子仍在叫唤:”找姑!我要找姑呀!“
  山上百鸟都知道她在找她的小姑,都很同情她,一只接一只飞过来,每只鸟儿给她一片羽毛,遮盖住她在寒风中发抖的身体。
  等到鸟的羽毛把嫂子全身盖住,嫂子就变成了一只鸟。她在纷飞的落叶中飞起来,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冬天来了,刮起北风,下起大雪,她迎着风雪飞,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冬天过去,春天又到了,她从桑树林飞到柞树林,又从柞树林飞到桑树林,她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她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飞,她在连绵不绝的山岭飞,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她在金色的阳光里飞,她在银色的月光里飞,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她年年这样叫,月月这样叫:”找姑!找姑!“
  人们依着她的叫声,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她”找姑鸟“。
  从前有一个女人,她出嫁了,离开娘家,来到婆家。女人模样秀丽,人也勤快,家务活没少干。可是婆婆就是不喜欢她,有事没事总要找机会折磨她,三更就叫她起来舂米,半夜也不让她休息。
  于是这个女人总是哭,她哭呀哭,舂米的时候,泪水落在米粒里。洗衣裳的时候,泪珠落在河水里。
  看着树上的鸟儿,这女人就想:想是能变成一只鸟就好了,要是能变成一只鸟就好了!
  看到水里的鱼儿,这女人就想:要是能变成一条鱼就好了,要是能变成一条鱼就好了!
  这个女人有一个小姑,小姑长得特别秀气,做事情也聪明伶俐,还没有到出嫁的年纪。小姑很喜欢她的嫂子,嫂子做饭,小姑就帮她烧火,嫂子去挑水,小姑也跟着去,跟她一道拉转水井的辘轳。天冷的时候,嫂子和小姑一道坐在太阳下织毛衣,小姑织的毛衣嫂子刚好合身,嫂子织的刚好给小姑穿上。
  有一天,小姑坐在窗前,嫂子给她梳辫子。嫂子一边梳,一边叹气:“在家做姑娘才好呢!以后嫁到婆家,就要受苦了。”
  小姑望着窗外的青山,嘻嘻地笑:“我才不要出嫁呢!”
  “女孩儿长大了,怎么能不出嫁?”
  小姑笑得更厉害了:“要嫁我就嫁给山神,山神独自一个,没爹没娘,嫁过去也没有婆婆管着,多好!”
  “傻姑娘,你知道山神?山神是谁啊?
  ”嗯,山神么,每座山都有一位山神。山神是个可怜的家伙,因为娶不上媳妇,总没晚饭吃,一到天黑,山神就在山头呜呜叫唤。你听,他又叫了。“
  嫂子笑着捂住小姑的嘴:”你小孩子家家,胡说什么呀!那不过是山风。“
  那一年春天,婆婆养了好多蚕,蚕要吃桑叶,很快把家门前的桑树叶吃完了。于是,每天听到第一道鸡啼,婆婆就把媳妇叫起来,赶着她上山去采桑叶。开始时天很冷,渐渐春风和暖,家里的养的蚕儿越长越大了,而山上的桑叶却越采越少。
  有一天,已经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女人还没有回家。小姑提了竹篮子,上山给嫂子送草饼子。
  ”嫂子!嫂子!你在哪里?“小姑一路叫,一路往山上跑。跑上山坡,只见嫂子独自坐在石头上哭,她的竹篮空空的,她一片桑叶也没采到。
  山坡上只有几棵桑树,桑树的叶子全给摘光了。阳光里,枝繁叶茂的全是柞树,春风吹着柞树叶,沙啦沙啦响。
  ”今天只怕摘不到桑叶了,以后恐怕也摘不到桑叶了,就是桑叶能再长出来,也不够蚕吃呀!蚕吃不饱,婆婆要打我的呀!婆婆要抓住我的头发,把我的头往墙上撞呀!今天怎么办?明天怎么办?以后怎么办?“嫂子呜呜直哭,哭声好凄凉。
  小姑想了想,使劲跺了跺脚,接着她用两只手围成一个小喇叭,朝着深山喊起来:”山神,你把柞树变成桑树啊!如果你能叫柞树变成桑,我就嫁给你做新娘。“
  ”哗哗哗!“
  ”哗哗哗!“
  山上山下,溪涧里的每一滴水,都快活地笑了起来。
  ”沙沙沙!“
  ”沙沙沙!“
  漫山遍野,柞树林的每一片柞树叶子,也跟着笑起来,仿佛有人挠了它们的胳肢窝似的,它们笑呀笑,笑呀笑,笑着笑着,全都变成了桑叶。
  没错,看呀:只不过一忽儿工夫,漫山遍野的柞树叶全都变成了桑树叶!
  这时山风吹来,格外温暖,格外柔和,就像一种酿了很久的黄米酒,吹得人喜洋洋醉熏熏的。
  姑嫂俩又吃惊又欢喜,她们采了满满两篮子桑叶,下山了,回家去了。
  婆婆见到两篮子桑叶,立即眉开眼笑,拿了桑叶去喂蚕了。
  第二天,姑嫂俩一道上山采桑叶,可是采着采着,小姑不见了。
  嫂子到山涧去找:”小姑!小姑你回来呀!“
  山涧不回答。
  嫂子到桑树林去找:”小姑!小姑回来呀!“
  桑树林也不回答。
  山梁山只有风,呼呼吹过。
  嫂子从山脚找到山顶,从前山找到后山,她的鞋底在山路上磨掉了,衣裳被荆棘撕成碎片。
  她从春天找到夏天,又从夏天找到秋天。秋天天冷下来,山上树叶落了一地,草也枯了,嫂子在秋风中摔倒了,砍柴的樵夫可怜她:”天冷了,你回家去吧!“
  可嫂子仍在叫唤:”找姑!我要找姑呀!“
  山上百鸟都知道她在找她的小姑,都很同情她,一只接一只飞过来,每只鸟儿给她一片羽毛,遮盖住她在寒风中发抖的身体。
  等到鸟的羽毛把嫂子全身盖住,嫂子就变成了一只鸟。她在纷飞的落叶中飞起来,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冬天来了,刮起北风,下起大雪,她迎着风雪飞,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冬天过去,春天又到了,她从桑树林飞到柞树林,又从柞树林飞到桑树林,她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她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飞,她在连绵不绝的山岭飞,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她在金色的阳光里飞,她在银色的月光里飞,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
  她年年这样叫,月月这样叫:”找姑!找姑!“
  人们依着她的叫声,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她”找姑鸟“。
  从前,深山老林里有一户人家,也像寻常山里人家一样,日日砍柴养鸡,种点田地,过着清苦的生活。不过,这家的男人是个赤脚大夫,祖上传下来一部医书,因而他也有些医术,远远近近,但凡谁有点伤寒感冒,来请他诊治,他也都能妙手回春。
  有一天,大夫上山砍柴,走到半山,四个小猴儿突然跳出来,把他围在正中央。
  大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就停下脚步,看看究竟。
  那四猴儿见他不走了,都很欢喜,齐齐给他磕头,看上去呢,就像四个米舂在舂米。
  “起身起身,你们找我什么事?”
  猴子说:“神医有礼!我们老猴王病得厉害,求大夫屈尊,到山洞给诊治诊治。”
  大夫连忙把四个猴子逐个扶起来:“我是人医,不是兽医。平时只会医人,你家猴王的病不知能不能治好——”
  “能治好!能治好!我们昨日去山神庙问过山神,山神说这方圆八十里,就你能治好。”
  四个猴儿缠得紧,又是扯又是推,又是作揖又是磕头,那大夫没办法,只好回家提上药包儿,跟猴儿上山去。
  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爬过高高低低的山坡,来到一块大岩石下。四个猴儿一个接一个跳了上去。大夫落在后面,虽然他努力往上攀爬,却怎么都爬不上那块大岩石。没办法,四个猴儿只好砍竹竿扯树藤,做了个轿子,请大夫坐上去,然后抬起他上了岩石,又稳稳当当攀上悬崖,进了悬崖上面的大石洞。
  那山洞里头别有洞天,乍一看十分豪华,简直像京城大官人家的府第,亭台楼阁什么都有,桌子、椅子、茶台、秋千架一样不缺,使用的盆子碗子筷子勺子更是奢侈——金光灿灿,竟全都是用纯金做成的。
  四个猴儿放下轿子,请大夫坐下,不一会,听见仙乐飘飘,一群小猴从山洞深处抬出一个头戴皇冠的老猴子。老猴子神气十分威严,但它骨瘦如柴,咳嗽不停,一味唉声叹气。
  大夫让猴王伸出猴爪子,给他把了脉,沉思片刻,给他开了一张药方子,说:“猴王你感染风寒,又深藏洞内,症结难舒,所以日久不见好。我先开这一服草药,你吃了药便去洞外无风的地方晒大阳,这样静养三日,病就能好了。”
  猴王连声道谢,吩咐小猴儿按照药方出洞找草药。不一会儿,出洞的小猴子便拔了新鲜草药回来。
  大夫用洞里的金锅煎好药汤,用金碗装了,端给猴王喝。猴王喝了药,吩咐遵照医嘱,出去桃树林晒太阳。于是乎八个猴子来抬轿,一顶轿子抬了猴王,一顶轿子抬了大夫,去到向阳山坡的桃树林。
  大夫陪着老猴王躺在老桃树下,一面晒太阳,一面谈天说地,老猴王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大夫与猴王相谈甚欢,转眼过了三日。这么调养三日,猴王果然好了,也不咳嗽了,也能上树摘毛桃了。
  第四日,猴王一早醒来,神清气爽,内心十分欢喜,它从深洞取出来一块圆卵石,对大夫说:“你治好我的病,我当真感激不尽,这是三百年前收藏的一个宝石,就当个诊金,请你万万不要推辞!”
  大夫看那石头极其平常,除了圆得可爱,也没有别的特别之处。见猴王郑重赠予,也就收起来,放入药包里。
  当下大夫跟猴王道别,四个小猴儿抬起竹轿,沿着来时路,送大夫下山回家。
  回到家一下轿,他娘子正坐在门边哭呢,见他回来,马上扯住他,破涕为笑:“你这几天上哪去了?也不捎个信回来,我可担心坏了。”
  “我到山上给个老猴王诊症看病,一连给他煎了三天草药,照看他在无风处晒太阳,那猴王今日完全好转,才放我归来。”大夫打开药包儿,让他娘子看那个圆石头,“你瞧,那猴儿真够吝啬,猴洞里头金砖金碗一大堆,却只给我这块石头作诊金。”
  他娘子接过石头,顺手放在窗台上,笑着说:“你别跟猴儿计较了,人平安回来就好。”
  过了好几年,有个胡人路过那个山村,他在窗外盯着圆石看了半天,对大夫说:“你家这石头很像我要找的那个。我要在你家住一晚,看这个石头有没有用,如果有用,我出五十两银子买下它。”
  大夫答应了,就让了胡人住在家里。
  这天晚上,睡觉前,胡人端了一盆井水放在床前,将圆石放在水里,然后他倒头就睡着了。
  大夫娘子觉得奇怪,半夜起来,偷偷从门缝看那胡人搞什么名堂。
  胡人白天翻山越岭,那会儿睡得正酣呢。
  只见那盆水起先静悄悄的,忽然金光一闪,盆里的圆石变成一只金凤鸡,拍拍翅膀,跳出水面,脖子一伸,下了个金蛋。
  大夫娘子轻轻推门进去,拿走金蛋,那金母鸡又回到水里,变成一个圆石头。
  第二天早上,胡人早早起来了,见盆里的石头还是原来的样子,一点儿没变,不由得很失望。
  大夫过来问他:“这石头是不是你要找的那块呢?”
  胡人说:“它有点像我们匈奴人三百年前丢失的金鸡石。不过,昨晚我用这盆水试它,它却没有下蛋——它即使真是金鸡石,也是个公鸡,没什么用。我不要它。”
  说完,那胡人便走了。
  胡人走远了,娘子偷偷对大夫说:“其实,昨天夜里,这块圆石真的变成一个金凤鸡,还下了个蛋呢!”
  娘子拿出金鸡蛋给大夫看,那金鸡蛋金灿灿的,果然是货真价实的黄金。
  第二晚,大夫和娘子学着那胡人的样子,装一盆井水放在床前,将圆石放在水里,到了半夜,那圆石果然又变作一个金凤鸡,拍拍翅膀跳出水面,脖子一伸,下了个金蛋。
  就这样,他们有了许许多多的金鸡蛋。不过,大夫和娘子还是像寻常山里人家一样,日日砍柴养鸡,种点田地,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们生活得非常幸福。
  直到现在,那个金鸡石还在他们家呢。
清朝乾隆年间,江苏武进县考生钱维成收拾行李准备进京赶考。临行前,母亲拿出一块祖传的玉麒麟挂在钱维成的脖子上,祈祷说:“玉麒麟保佑我儿一路平安,金榜题名。”
一路上,钱维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天到了河北境内的一座小镇。此地距京城只有两天的路程,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所以路上行人大多是进京赶考的考生。钱维成刚到此地,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一家客栈时,人早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吃过晚饭,钱维成就早早躺在床上休息。睡着睡着,不知什么时候他竟来到了京城贡院门口,只见许多考生正围在一起,争先恐后地看贴在墙上的皇榜。钱维成此次进京考试,头名状元他想也不敢想,只盼望能金榜题名,不枉费多年心血。现在见皇榜公布,他急切地挤进人群,在皇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很快,他便在二甲三十名的位置上看到了“钱维成”这三个字,他心里一阵狂喜,不由得大声叫道:“我考中了!中了!”
和钱维成同住一个房间的考生李建中被喊声惊醒,连忙问道:“钱兄,什么中了?”钱维成揉了揉眼睛,这才知道自己做了个梦,不好意思地说:“刚才我做了个梦,梦见我中了二甲第三十名。”李建中闻言,连声说:“吉兆,吉兆呀!”
第二天,大雨仍是下个不停。眼见考期临近,钱维成和客栈里其他十多位考生个个急得坐卧不安,又无可奈何。
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天才放晴。吃罢早饭,钱维成和众考生们顾不得道路泥泞,急匆匆地上路了。
离开小镇没多远,穿过一片松林,众人来到了一条小河边。正要催马上桥,松林里突然传出一个小女孩焦急的哭喊声:“救命啊,救命啊!”钱维成急忙勒住马头,对其他考生说:“树林里有人遇到危险,我们赶快去救人吧!”李建中看了一眼钱维成,说:“钱兄,离考期只有几天时间了,虽说救人要紧,但考试也耽误不得啊!”其他考生闻听此言,个个拍马向前,飞也似的朝京城方向赶去。李建中也边跑边回头喊:“钱兄,快走吧,时间不等人呀!”
望着李建中他们远去的背影,钱维成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掉转马头跑进松林。进了林子,他远远看见一个年轻妇人站在一块石头上,双手握着挂在树枝上的绳子,她脚下有一个六七岁大的小女孩正抱着她的腿大声哭。说时迟,那时快。钱维成连忙飞身下马,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年轻妇人拉了下来,急切地问:“这位大嫂,有什么事想不开,非要走绝路不可呢?”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年轻妇女看了钱维成一眼,摇摇头,一言不发,却眼泪直流。小女孩在一旁边哭边说:“叔叔,俺爹前些日子病死了,家里没饭吃,俺娘一时想不开……”话还没说完,母女俩抱在一起号啕大哭。
钱维成家里不是十分富裕,这次进京赶考,好不容易才凑齐了二十多两银子做路费。一路上他省吃俭用,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眼见这可怜的女人因为没钱而自寻短见,钱维成不禁一阵心酸。他顾不得多想,当即从怀里掏出几两碎银子递给年轻妇人说:“大嫂,您可千万不能扔下女儿不管呀!我身上的银子也不多,这些碎银子您拿回去和孩子用吧。”
年轻妇人摆了摆手说:“看样子你是一位进京赶考的举人,一路上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怎么能要你的银子呢?”钱维成硬把银子塞到妇人手里,说:“大嫂,你就别客气了,快随女儿一起回家吧。”小姑娘见状,连忙拉着妇人的手说:“妈妈,咱们快回家吧!”年轻妇人拉着女儿一起跪在钱维成面前,说:“恩人呀,您是个大好人,此次进京赶考您一定能高中!”小姑娘朝钱维成磕头不止。钱维成见状,连忙扶起母女俩。
钱维成不放心,一直把母女俩送回家,这才匆匆登程,快马加鞭朝京城赶去。还好,他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赶在开考前到了京城,准时参加了科考。
等待发榜的日子令人心焦。这天上午,客栈门前突然贴出了一个告示,说京城最近发生了一起命案,命案现场有凶手遗留的一块玉麒麟,请知情者提供线索,将会得到重赏。告示前站了两个官差,其中一个官差的手上拿了一块玉麒麟,让众人辨认。
“玉麒麟?”看到告示的钱维成心里一动,下意识地伸手摸自己的脖子,这才发现脖子上的玉麒麟早没了踪影。他抬头仔细看了看官差手里的玉麒麟,大吃一惊:果然是他祖传的玉麒麟!
怎么办?承认玉麒麟是自己的,极有可能被卷入一场官司,虽然自己并不是杀人凶手,但很有可能错过金榜题名的机会;不承认,一向老实的他将会永远背负一笔良心债!最后,钱维成来到官差身边,勇敢地承认玉麒麟是他的,几名官差立即上前将他带走了!
几天后,大家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头名状元竟然就是“钱维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此次科考前乾隆皇帝突发奇想,朝廷每年开科取士,高中的进士们的确文才过人,但他们的品德如何呢?天下贪官污吏如此之多,应该更加注重进士们的德行才是。于是,乾隆皇帝命人在考生们进京赶考的路上设了一计用来考验考生们品德操行。
钱维成救了年轻妇人后匆匆离去,年轻妇人匆忙间忘了问钱维成姓名,只拾到了钱维成遗落的玉麒麟。乾隆皇帝知道后,为了寻找这位品德高尚的考生,又故意贴出皇榜,说这块玉麒麟和一起命案有关,目的是想看看这个救人的考生知道玉麒麟和命案有关后敢不敢大胆地承认玉麒麟是自己的。
结果,钱维成经受住了所有考验,乾隆皇帝钦点他为新科状元。
    打印本页   
上一篇:救人中状元
下一篇:金鸡下蛋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1
站长联系:vipyouxiang@126.com
注: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请通知本站,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