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间传说 > 李鸿章之子李经述简介 李经述是怎么死的?

李鸿章之子李经述简介 李经述是怎么死的?

浏览: 作者:佚名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他之大名不知道的人应该挺少的。而说李鸿章的儿子,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也许是李经方。
  李经方其实并不是李鸿章的亲生儿子,而是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儿子。因为李鸿章年岁渐长,还一直没有生子,所以过继给李鸿章。
  李鸿章在41岁的时候,生下了亲子李经述。所以从血缘亲近关系上来讲,李经述才算是李鸿章的嫡长子。
  据说李经述刚刚出生,嘴里就已经有了两颗牙齿。双眼炯炯有神,看过的人都觉得十分稀奇。李鸿章的亲友们,甚至认为李经述是龙子下凡。
  后来曾国藩看了李经述,也说:“此公辅器也。”认为李经述长大之后,必能有所作为。
  李经述的母亲十分高行,逢人就说:“其父固亦如此,此子必肖其父。”几乎将他看作是李鸿章继承人。
  年幼之时的李经述,确实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加之其母对他的学习监督的十分严格,所以“日必尽数卷”,有过目不忘之能。
   然而小时候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李经述,却并没有往大家想的方向而去。李经述长大之后,并没有多大的成就,唯以“孝”字留名史书,入清史孝友传。
  李经述读书参加科举,中举之后廷试失利,并没有考中进士,只选为内用员外郎,算是一个替补。
  此次之后,李经述仍然闭门读书,希望下次考试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不过可惜的是命运弄人,最终仍未如愿。
  据说第二次参加考试,李经述的卷子写的极好,成绩也不错,是入了录取一档的,甚至“拟高魁”。
  但是当时他父亲前往马关议和,签订丧权条约,引发朝廷一些大臣不满。当时主考官也对李鸿章心生不满,所以在拆封登记名字的时候,一看考卷上是李鸿章儿子的大名,当即就取出来丢了,另外选了一份试卷补上。于是李经述再次落榜。
  在政治上没有多大成就,但他是的确孝顺。传说其母赵氏患有肝病,找了很多办法都治不好,疼痛不止。
  每次赵氏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李经述都在旁照顾,亲尝汤药。后来他听来一个偏方,说这种病需得用亲生儿子的血肉作为药引才能治好。于是李经述瞒着赵氏,偷偷从手上剪下一块肉,与药一起煎煮。
  李经述的孝心并没有挽回赵氏的生命,赵氏去世之后,李经述每次想到都会痛哭不止。
  后来李鸿章也患病,常常咳嗽带血,最后因病去世。父亲去世之后,李经述悲痛欲绝,多次想要身殉父亲都被家人制止了。但巨大的哀痛还是带走了他的生命。
  有传闻说李经述后来选择跟随自己的父亲,于是吞金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李鸿章的嫡长子,虽不为人所熟知,但却是一位大孝子。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他之大名不知道的人应该挺少的。而说李鸿章的儿子,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也许是李经方。
  李经方其实并不是李鸿章的亲生儿子,而是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儿子。因为李鸿章年岁渐长,还一直没有生子,所以过继给李鸿章。
  李鸿章在41岁的时候,生下了亲子李经述。所以从血缘亲近关系上来讲,李经述才算是李鸿章的嫡长子。
  据说李经述刚刚出生,嘴里就已经有了两颗牙齿。双眼炯炯有神,看过的人都觉得十分稀奇。李鸿章的亲友们,甚至认为李经述是龙子下凡。
  后来曾国藩看了李经述,也说:“此公辅器也。”认为李经述长大之后,必能有所作为。
  李经述的母亲十分高行,逢人就说:“其父固亦如此,此子必肖其父。”几乎将他看作是李鸿章继承人。
  年幼之时的李经述,确实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加之其母对他的学习监督的十分严格,所以“日必尽数卷”,有过目不忘之能。
   然而小时候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李经述,却并没有往大家想的方向而去。李经述长大之后,并没有多大的成就,唯以“孝”字留名史书,入清史孝友传。
  李经述读书参加科举,中举之后廷试失利,并没有考中进士,只选为内用员外郎,算是一个替补。
  此次之后,李经述仍然闭门读书,希望下次考试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不过可惜的是命运弄人,最终仍未如愿。
  据说第二次参加考试,李经述的卷子写的极好,成绩也不错,是入了录取一档的,甚至“拟高魁”。
  但是当时他父亲前往马关议和,签订丧权条约,引发朝廷一些大臣不满。当时主考官也对李鸿章心生不满,所以在拆封登记名字的时候,一看考卷上是李鸿章儿子的大名,当即就取出来丢了,另外选了一份试卷补上。于是李经述再次落榜。
  在政治上没有多大成就,但他是的确孝顺。传说其母赵氏患有肝病,找了很多办法都治不好,疼痛不止。
  每次赵氏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李经述都在旁照顾,亲尝汤药。后来他听来一个偏方,说这种病需得用亲生儿子的血肉作为药引才能治好。于是李经述瞒着赵氏,偷偷从手上剪下一块肉,与药一起煎煮。
  李经述的孝心并没有挽回赵氏的生命,赵氏去世之后,李经述每次想到都会痛哭不止。
  后来李鸿章也患病,常常咳嗽带血,最后因病去世。父亲去世之后,李经述悲痛欲绝,多次想要身殉父亲都被家人制止了。但巨大的哀痛还是带走了他的生命。
  有传闻说李经述后来选择跟随自己的父亲,于是吞金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李鸿章的嫡长子,虽不为人所熟知,但却是一位大孝子。
  古代有很多才女,但从没有一个才女能像苏蕙这样,她作的《璇玑图》堪称千古绝唱,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与其平分秋色!
  所谓《璇玑图》其实是苏蕙所作的回文诗,只不过她是以刺绣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璇玑图》一共有841个字,纵横各29字,此图的精妙之处不在于它字多,而在于它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而且诗分三、四、五、六、七言不等。
  数千年来,不少有才之士都想模仿苏蕙的《璇玑图》创作诗歌,但是最后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苏蕙那样的水平。我们熟知的大学士苏东坡创造了一种“反复诗”,也只有一点点《璇玑图》的意韵。
  古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苏蕙为何要作《璇玑图》呢?那没办法,因为这是苏蕙勇敢寻回真爱所作。
  苏蕙是东晋陈留县令苏道质的第三个女儿,字若兰,她自幼聪慧过人,容貌秀丽,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
  及笄之后,前来苏家提亲的人是络绎不绝,但是他们没有一个能被苏蕙看上,全都是庸碌之辈。
  少女娇俏可人,才华横溢,眼光自然要高一些,一般的人她可瞧不上。
  十六岁时,苏蕙跟随父亲到寺中进香,路上巧遇一名英俊的少年郎在弯弓射鸟,这名少年就是窦滔。苏蕙见窦滔箭无虚发,他的身旁放着一把宝剑,宝剑下压着几本经书,苏蕙一下子就被窦滔深深地吸引住了,而窦滔也被苏蕙的风姿所倾倒,二人一见钟情。
  后来,苏蕙与窦滔的父母为二人结下了亲事,不久之后苏蕙与窦滔就结为连理。婚后两人举案齐眉,恩爱非常。
  公元357年,苻坚当了前秦君主。窦滔文才武略样样俱全,在前秦朝中政绩显著,战功卓越,升任为秦州刺史。朝中奸臣嫉妒窦滔,对他谗言陷害,最后窦滔因“忤旨”而被流放流沙。
  窦滔与苏蕙挥泪告别,苏蕙向窦滔表达了自己誓死不改嫁,一辈子对他忠贞不渝的感情,窦滔也对苏蕙海誓山盟。但是,誓言是什么?誓言就是用来打破的,窦滔到了流沙不久就有了新欢赵阳台。
  赵阳台擅长歌舞,最会讨窦滔欢心,窦滔移情别恋,将赵阳台纳为妾室。思夫心切的苏蕙得知赵阳台的存在以后,由思念转为郁愤。后来窦滔被派去镇守襄阳,竟然执意要将小妾赵阳台带在身边,苏蕙再也忍不住大发脾气,并拒绝随丈夫一起前往襄阳。这一举动令夫妻俩的关系降至冰点,窦滔从那以后就断绝了与苏蕙的联系,就好像抛弃了苏蕙一样。
  过了一段时间,苏蕙开始想念窦滔,她十分怀念夫妻俩曾经的快乐时光,就以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璇玑图》,讲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窦滔见到《璇玑图》后,也忆起了自己曾经对苏蕙的爱恋之情,最后他将赵阳台送回关中,将苏蕙接到自己身边,夫妻俩和好如初。
  苏蕙的《璇玑图》精妙绝伦,女帝武则天主动为其作序,并从中得诗二百余首,宋代高僧起宗则得诗3752首!
  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都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二人都是洋务运动领袖,对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大自身,使得清朝国力有所回升都做出重大的贡献。
  往日在认识二人之时,除了政治上的关系,没有人将他们想到一处去。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张家和李家其实还是姻亲关系。
  张之洞有一个堂兄名张之万,道光二十七年状元及第,生了个女儿嫁给了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
  张之万四岁的时候开始读书,后来又参加科举考试,成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进士,随后入朝为官。
  咸丰三年,太平军由林凤祥、杨开芳统率北伐。面对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张之万请求调四省军队镇压,自己又带头捐献军饷,因此有功。后来张之万调入北京,充日讲起居注官,入上书房。
  咸丰九年,英军进军大沽口,张之万奉命督办团练。十一年,咸丰帝与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年幼的同治帝继位。
  咸丰帝去世之前,给同治帝留了八位辅政大臣。由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总摄朝政。
   慈禧太后不满咸丰帝此吩咐,于是与恭亲王奕?密谋夺权。张之万当时依附于慈禧太后之下,参与秘密谋议铲除八大辅政大臣的计划。
  慈禧太后后来与奕?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八大辅政大臣被铲除。因为在这次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张之万得以受到慈禧太后重用,署工部侍郎,提为内阁学士。
  此后张之万在镇压太平军和东西捻军方面都立有大功,官位步步高升,可谓春风得意。
  光绪十一年,又入军机处行走,兼任吏部尚书,曾协助慈禧太后向各省索款,用以修建圆明园。
  此后张之万又授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等,都是因为会讨好慈禧太后。
  光绪二十二年,因年迈请辞,回家乡养老。光绪二十三年去世,享年八十七岁,谥“文达”,入祀贤良祠。
  张之万的女儿嫁给李鸿章小儿子李经迈,李经迈曾奉命出使奥地利,是清朝最年轻的外交官。后来因为母亲生病,请求归国,历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
  辛亥革命,隆裕太后代帝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但一些满清旧臣,却始终不愿意承认此事,多次联络,秘密筹备复辟事宜。
  李经迈就是这些大臣中的一位,后来他还曾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张勋复辟之后,李经迈出任外务部左侍郎。
  这次复辟很快就宣告失败,李经迈终于梦醒,此后回到上海,隐居在家,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地主老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1
站长联系:vipyouxiang@126.com
注: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请通知本站,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