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间传说 > 帮泥洞

帮泥洞

浏览: 作者:佚名
  20世纪初,浙江舟山岛北岸一个叫七石咀的小渔村里,生活着一个叫彭九其的渔民。他家中贫困,一妻一子相依为命。彭九其平时搭伙跟着别人的大船出海捕鱼,一去就是好几天。儿子年纪虽小,但水性极好,每天都到海边挖些牡蛎淡菜之类的贝壳贴补家用。
  有一天,彭九其跟船出海刚回来,甫一上岸便见妻子等在那儿。她一看到彭九其,就哭着道:“糟了,出事了!”
  原来这天彭九其的儿子照例拎着个篮子去海边,可到了快吃午饭时还不回来。他妻子不放心,就到海滩上找,找了半天,才发现儿子竟然倒在海边的乱石堆里,脸色灰白若死,已是奄奄一息,可身上也找不到什么伤口,只是背上有些红肿。彭妻惊恐万状,把儿子背回家里,便在码头上等他。
   彭九其马上回家背着儿子去找镇上最有名的郎中求医。那郎中一搭脉,连连摇头道:“不成了,快准备后事吧。”彭九其当场号啕痛哭。
  边上有个伙计看他们哭得可怜,偷偷对他们说:“新近镇西有个新来的贝先生,比我们先生本事还好,不妨去求求他。”
  彭九其也没别的办法,只得死马当活马医,背着儿子赶过去。
  贝先生撩起孩子的衣服,一看到背上的红肿,便惊道:“令郎是在什么地方出事的?快带我去。”
  彭九其便背上孩子,带他到了海边。原来这儿是一片乱石礁,因为不好停船,所以渔民很少来此处。刚指了地方,贝先生道:“正是此处。从这儿入水,大约两丈深,有个大洞,要救令郎,就看你有没有胆了。”
  原来,洞里密布毒石,当中生着一种海草,正可以解此毒。贝先生从身边取出一小包药囊,说道:“这包药可以压制毒性,你将此物含在口中便可保无事。
  彭九其接过药囊含在嘴里,顿觉辛辣无比,极其难受。他强忍着跳下水,潜下两丈许,只见石壁上竟然有一片亮光,看亮光,正是从一个洞口发出的。
  他钻进了洞里,见洞壁生满了贝壳,当中果然有那种海草,便抓了一把海草就钻出来。他一钻出水面就再忍不住,一口将嘴里的药囊吐了,大口喘气。
  贝先生见他抓着海草出来,惊道:”你在洞中见到什么没有?“
  彭九其道:”里面生满了淡菜,再没别的了。“说着举起手上的海草道,”这个怎么用?“
  贝先生道:”捣成泥喂给他服下。“说完”扑通“跳下了海。
  彭九其吃了一惊,不知贝先生下海干什么。他急着救儿子,将海草捣成泥喂进儿子嘴里。因为孩子的嘴紧紧闭着,他伸手掰开,刚掰开嘴,却见小孩嘴里竟然塞着一颗足有鸽子蛋大小的珠子。彭九其顾不得一切,将珠子取出,海草泥喂上,孩子脸上的黑气立时消散。
  见有如此奇效,彭九其夫妇两人都极其欣慰,他妻子道:”贝先生怎么还不上来?“
  彭九其这才想起贝先生跳下海后,竟到现在都没浮出水面。他感激贝先生救了自己儿子,怕贝先生出了意外,于是翻身跳下了海。
  一下海,却见那个洞口竟是涛声大作,洞口的海水鼓荡不休,当中竟然有鲜血随海水流出。彭九其心中害怕,壮着胆子钻进洞里,往里一张望,吓得险些失声大叫起来。却见从洞的深处伸出一个巨大的蛇头,正咬着贝先生的一条腿往里拖,贝先生死死抱着洞口的一块石头,生死未卜,亮光正是从那蛇口中放出来的。
  虽然吓得魂不附体,彭九其还是游了过去。谁知这蛇头看到他游来,却有种害怕之意,松开口缩了回去,洞中的亮光也霎时减弱。
  彭九其拉住贝先生游出了洞,带他上了岸,却见他一条腿几乎已被咬断,失血极多,人也昏迷不醒。彭九其将贝先生带回家中治伤。贝先生受伤极重,一直昏迷不醒,他儿子休息一阵就醒了。
  彭九其问起前后因果,他儿子说那天下海,见这洞里有许多淡菜,便进洞去挖。才挖了几株,突然看到石缝中有一团亮光,伸手一抓,却是一颗夜明珠。小孩喜出望外,正在这时却见洞深处水波晃动,隐隐有一团亮正在过来,他慌不择路,将夜明珠塞进嘴里连忙游出来,以后便不知道了。
  彭九其的儿子嘴里取出来的那颗珠子圆润光洁,但到了晚上却不会放光,彭九其暗暗失望。虽然不是夜明珠,但这么大这么圆的珍珠也价值不菲,卖的钱给儿子和贝先生治病还稍有富余。
  贝先生直到第四天才醒,醒来后却是一脸沮丧,一言不发。等到伤势稍好便要走,彭九其说:”你的伤还没好全,再住几天吧。“
  贝先生更是羞愧,说道:”我实在无颜见你。“彭九其不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贝先生叹了口气,”其实我根本没安好心,结果却自作自受,差点死在帮泥口中。“
  原来七石咀村里有一处靠海的绝壁,高有数丈,浪头打来时声若牛吼。古来传说,这儿海面以下有个大洞,名叫帮泥洞,乃是明代海贼陈东的藏宝之地。
  听得帮泥洞竟在此处,彭九其吃了一惊,问道:”这洞里那条大蛇就是帮泥吗?“贝先生说帮泥是鳌鱼的别称。
  贝先生本是当初陈东海贼中一个头目的子孙,当年陈东将劫得的金珠财宝沉入七石咀鳌鱼洞里,用这鳌鱼守洞。鳌鱼性情凶猛,口涎又有剧毒,若要取宝,则需骗一人身携秘药游进洞里,鳌鱼连药带人吞了后便沉醉若死,届时就可以将洞中财宝搬出来。
  这件事在他家中代代相传,醉倒鳌鱼的秘药方子也从未流失,可帮泥洞在哪里却失传了。而彭九其儿子背上的红肿,其实是碰到了鳌鱼的背壳所致。鳌鱼背壳也有剧毒,而这壳上刻有上古鸟羽书,一看到这些反着的古字,贝先生才知道此处是帮泥洞。
  他到海边来,其实并不为救彭九其的儿子,而是要骗彭九其含着秘药下海,让鳌鱼吃了他后,自己好下海取宝,没想到彭九其安然回来,自己却差点儿死在鳌鱼口中。
  听得真相如此,彭九其也有点生气,但仍然尽心服侍贝先生。贝先生伤好后,大概也觉无颜面对,有一天不辞而别。
  所谓鳌鱼,就是一种大海龟,《淮南子》中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便指的是此物。传说鳌鱼虽是海物,却畏鱼腥,所以只吃贝类,从不吃鱼,因为口涎含磷,所以嘴里能放光。 彭九其儿子先前发现的夜明珠,只怕是鳌鱼吃了牡蛎后吐出来的,沾着鳌鱼口涎才能放光,而小孩也因此中毒。彭九其天天都在船上做事,鱼腥味已渗进了骨头里,也许正因如此,那鳌鱼见他害怕。事实是否如此,自是谁都说不上来,连这帮泥洞是否真的存在,现在也没人知晓了。
  20世纪初,浙江舟山岛北岸一个叫七石咀的小渔村里,生活着一个叫彭九其的渔民。他家中贫困,一妻一子相依为命。彭九其平时搭伙跟着别人的大船出海捕鱼,一去就是好几天。儿子年纪虽小,但水性极好,每天都到海边挖些牡蛎淡菜之类的贝壳贴补家用。
  有一天,彭九其跟船出海刚回来,甫一上岸便见妻子等在那儿。她一看到彭九其,就哭着道:“糟了,出事了!”
  原来这天彭九其的儿子照例拎着个篮子去海边,可到了快吃午饭时还不回来。他妻子不放心,就到海滩上找,找了半天,才发现儿子竟然倒在海边的乱石堆里,脸色灰白若死,已是奄奄一息,可身上也找不到什么伤口,只是背上有些红肿。彭妻惊恐万状,把儿子背回家里,便在码头上等他。
   彭九其马上回家背着儿子去找镇上最有名的郎中求医。那郎中一搭脉,连连摇头道:“不成了,快准备后事吧。”彭九其当场号啕痛哭。
  边上有个伙计看他们哭得可怜,偷偷对他们说:“新近镇西有个新来的贝先生,比我们先生本事还好,不妨去求求他。”
  彭九其也没别的办法,只得死马当活马医,背着儿子赶过去。
  贝先生撩起孩子的衣服,一看到背上的红肿,便惊道:“令郎是在什么地方出事的?快带我去。”
  彭九其便背上孩子,带他到了海边。原来这儿是一片乱石礁,因为不好停船,所以渔民很少来此处。刚指了地方,贝先生道:“正是此处。从这儿入水,大约两丈深,有个大洞,要救令郎,就看你有没有胆了。”
  原来,洞里密布毒石,当中生着一种海草,正可以解此毒。贝先生从身边取出一小包药囊,说道:“这包药可以压制毒性,你将此物含在口中便可保无事。
  彭九其接过药囊含在嘴里,顿觉辛辣无比,极其难受。他强忍着跳下水,潜下两丈许,只见石壁上竟然有一片亮光,看亮光,正是从一个洞口发出的。
  他钻进了洞里,见洞壁生满了贝壳,当中果然有那种海草,便抓了一把海草就钻出来。他一钻出水面就再忍不住,一口将嘴里的药囊吐了,大口喘气。
  贝先生见他抓着海草出来,惊道:”你在洞中见到什么没有?“
  彭九其道:”里面生满了淡菜,再没别的了。“说着举起手上的海草道,”这个怎么用?“
  贝先生道:”捣成泥喂给他服下。“说完”扑通“跳下了海。
  彭九其吃了一惊,不知贝先生下海干什么。他急着救儿子,将海草捣成泥喂进儿子嘴里。因为孩子的嘴紧紧闭着,他伸手掰开,刚掰开嘴,却见小孩嘴里竟然塞着一颗足有鸽子蛋大小的珠子。彭九其顾不得一切,将珠子取出,海草泥喂上,孩子脸上的黑气立时消散。
  见有如此奇效,彭九其夫妇两人都极其欣慰,他妻子道:”贝先生怎么还不上来?“
  彭九其这才想起贝先生跳下海后,竟到现在都没浮出水面。他感激贝先生救了自己儿子,怕贝先生出了意外,于是翻身跳下了海。
  一下海,却见那个洞口竟是涛声大作,洞口的海水鼓荡不休,当中竟然有鲜血随海水流出。彭九其心中害怕,壮着胆子钻进洞里,往里一张望,吓得险些失声大叫起来。却见从洞的深处伸出一个巨大的蛇头,正咬着贝先生的一条腿往里拖,贝先生死死抱着洞口的一块石头,生死未卜,亮光正是从那蛇口中放出来的。
  虽然吓得魂不附体,彭九其还是游了过去。谁知这蛇头看到他游来,却有种害怕之意,松开口缩了回去,洞中的亮光也霎时减弱。
  彭九其拉住贝先生游出了洞,带他上了岸,却见他一条腿几乎已被咬断,失血极多,人也昏迷不醒。彭九其将贝先生带回家中治伤。贝先生受伤极重,一直昏迷不醒,他儿子休息一阵就醒了。
  彭九其问起前后因果,他儿子说那天下海,见这洞里有许多淡菜,便进洞去挖。才挖了几株,突然看到石缝中有一团亮光,伸手一抓,却是一颗夜明珠。小孩喜出望外,正在这时却见洞深处水波晃动,隐隐有一团亮正在过来,他慌不择路,将夜明珠塞进嘴里连忙游出来,以后便不知道了。
  彭九其的儿子嘴里取出来的那颗珠子圆润光洁,但到了晚上却不会放光,彭九其暗暗失望。虽然不是夜明珠,但这么大这么圆的珍珠也价值不菲,卖的钱给儿子和贝先生治病还稍有富余。
  贝先生直到第四天才醒,醒来后却是一脸沮丧,一言不发。等到伤势稍好便要走,彭九其说:”你的伤还没好全,再住几天吧。“
  贝先生更是羞愧,说道:”我实在无颜见你。“彭九其不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贝先生叹了口气,”其实我根本没安好心,结果却自作自受,差点死在帮泥口中。“
  原来七石咀村里有一处靠海的绝壁,高有数丈,浪头打来时声若牛吼。古来传说,这儿海面以下有个大洞,名叫帮泥洞,乃是明代海贼陈东的藏宝之地。
  听得帮泥洞竟在此处,彭九其吃了一惊,问道:”这洞里那条大蛇就是帮泥吗?“贝先生说帮泥是鳌鱼的别称。
  贝先生本是当初陈东海贼中一个头目的子孙,当年陈东将劫得的金珠财宝沉入七石咀鳌鱼洞里,用这鳌鱼守洞。鳌鱼性情凶猛,口涎又有剧毒,若要取宝,则需骗一人身携秘药游进洞里,鳌鱼连药带人吞了后便沉醉若死,届时就可以将洞中财宝搬出来。
  这件事在他家中代代相传,醉倒鳌鱼的秘药方子也从未流失,可帮泥洞在哪里却失传了。而彭九其儿子背上的红肿,其实是碰到了鳌鱼的背壳所致。鳌鱼背壳也有剧毒,而这壳上刻有上古鸟羽书,一看到这些反着的古字,贝先生才知道此处是帮泥洞。
  他到海边来,其实并不为救彭九其的儿子,而是要骗彭九其含着秘药下海,让鳌鱼吃了他后,自己好下海取宝,没想到彭九其安然回来,自己却差点儿死在鳌鱼口中。
  听得真相如此,彭九其也有点生气,但仍然尽心服侍贝先生。贝先生伤好后,大概也觉无颜面对,有一天不辞而别。
  所谓鳌鱼,就是一种大海龟,《淮南子》中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便指的是此物。传说鳌鱼虽是海物,却畏鱼腥,所以只吃贝类,从不吃鱼,因为口涎含磷,所以嘴里能放光。 彭九其儿子先前发现的夜明珠,只怕是鳌鱼吃了牡蛎后吐出来的,沾着鳌鱼口涎才能放光,而小孩也因此中毒。彭九其天天都在船上做事,鱼腥味已渗进了骨头里,也许正因如此,那鳌鱼见他害怕。事实是否如此,自是谁都说不上来,连这帮泥洞是否真的存在,现在也没人知晓了。
  陈桥兵变之后,宋太祖赵匡胤时刻想着统一天下。南唐后主李煜却依据长江天险,进贡而拒不交出主权,阻碍着南北统一。
  这天上午,太祖正在和众大臣商议如何攻打南唐,侍卫禀报,宫门外有个从江南来的书生,要求圣上册封官职。
  江南人文底蕴深厚,来人开口就敢要官,定有几分真才学。时下正是用人之际,何必拘泥于小节。想到这里,太祖便要宣此人上殿,却被宰相赵普拦住了:“陛下莫急,来人如此张狂,小心有诈。”说完他问侍卫,“来人可报了名号?”
  “樊若水,来自南唐金陵。”
  不等侍卫说完,一位臣子已忍不住笑出声:“请陛下恕微臣无礼,陛下可曾听说过‘大漠孤烟落日圆’的笑话,说的就是这个樊若水。”
  原来,樊若水的父亲是南唐池州一个县令。作为县太爷的公子,樊若水从小就仗着自己读过几天书,恃才傲物,谁也不放在眼里。有一年,他到都城金陵参加科举考试,想一举成名,光宗耀祖,没想到被主考官毫不留情地刷了下来。他很不甘心,就给皇帝李煜写信,提了一些治国理政的建议,并奉上了自己的几首得意诗作,其中一首开篇之句就是“大漠孤烟落日圆。”李煜此人,论管理国事远不及父辈,但是谈诗词歌赋,却是顶尖高手。樊若水的几首诗,哪里入得了他的法眼,不但被他当场扔进了废纸篓,还被时常当做笑话取乐。此事在金陵乃至整个南唐,无人不晓。
   “陛下,樊若水肯定是在南唐混不下去了,才到我大宋来。臣以为对这等沽名钓誉之徒,不仅不能召见,还应赏一顿棍棒,以扬我大宋国威。”
  听完大臣们的意见,太祖深思良久说:“人家大老远跑来投奔大宋,心意可嘉。于情于礼,都应见上一面。”
  在宫门外晒了大半天太阳,才得以宣见,樊若水心里十二分不痛快。他气呼呼地走进宫,见了太祖也不跪拜,只拱手作了个揖,算是打招呼。
  见他这副鼻子不鼻子的臭模样,登时就有臣子要发作,被太祖用眼神止住了。为了缓和气氛,太祖特地叫人给樊若水赐座,然后亲切地问:“你为什么要取‘若水’这个名字啊?”
  樊若水回答:“我自幼喜欢读书,曾经看到唐朝有个大臣叫倪若水,为人刚直,我很仰慕他,所以给自己也取了这个名字。”
  他这话一出口,旁边侍立的臣子差点儿没笑喷了。原来唐朝那个大臣不叫倪若水,叫倪若冰。因为书是竖着排版的,那个“冰”字就是在“水”字的左上角加上那么一点,如果读得不仔细,难免会把“冰”看成“水”。
  听到众人的笑声,樊若水急了:“有什么可笑的?太宗皇帝说:‘夫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难道我们不应该向古人学习吗?”
  众臣子几乎笑岔了气,此言明明是魏征死后唐太宗的感慨,告诫自己要虚心纳谏。怎么到了樊若水这里,就断章取义成向古人学习了呢?
  太祖虽然行武出身,书读得不多,但是对这些史实还是知道的。看到樊若水面红耳赤的着急模样,知道越是心高气傲的人,自尊心越强。于是不但没有揭穿他,还笑呵呵地说:“看来你知道不少古人的事呀,不错不错,我给你改个名字,就叫知古吧。”并赐樊若水进士及第,加封官职。
  待樊若水出宫后,众大臣纷纷进言,请求太祖收回成命,说此事一旦传出,定会遭到天下百姓耻笑,说太祖不懂用人之道,有辱圣明,而且还会引来更多不学无术之徒。
  太祖摆摆手,止住大家的议论:“知古虽然学而不精,但是关心国事,尊崇先贤,有此赤诚之心,实在难能可贵。假以时日,能当大任。”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大臣不便再言语,独有赵普忧心忡忡。陛下做事素来沉稳,今日之事太过荒唐,该不会是日夜思念渡长江,神智糊涂了吧?退朝之后,他吩咐几个贴心侍卫,昼夜盯住樊若水,一有风吹草动,立即禀报。
  再说这樊若水出宫后,回到客栈不吃不喝,倒头大睡。第二日,他叫店小二将酒菜送入客房,一边喝酒,一边对着任命书时而仰天狂笑,时而捶胸痛哭,时而放声高歌,时而倒地长叹,把客栈闹得鸡犬不宁。第三天,他紧闭门窗,足不出户。听送酒菜的店小二说,他一直呆在那儿自言自语,一会儿说此事万万不可,一会儿又说时势使然。第四日、第五日,他不启程赴任,反倒把汴梁城的角落走了个遍。
  听完侍卫的禀报,赵普也糊涂了,这樊若水要官不上任,到底唱的哪一出啊?第七日退朝之后,他便将这些告诉了太祖。太祖听了很生气,叫人宣樊知古即刻进殿。
  很快,樊知古就来了,“陛下,微臣已在宫门外恭候多时了。即使陛下不召见,微臣也会求见。”
  “哦?”太祖有些意外,“说吧,你又想求何事?”
  “是不是嫌上次陛下封的官职太小,想求个更大的?”赵普忍不住讥讽道。
  樊知古不理会赵普的冷嘲热讽,对太祖说:“微臣无他事相求,只想求陛下收回成命,让微臣做回一介布衣。”
  “放肆!我大宋的官职是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的吗?你当这是菜市场?你眼里还有没有陛下?”
  “微臣知罪,请陛下息怒,相爷息怒。‘大漠孤烟落日圆,凑诗一句贻经年。若冰非若水,知古不知古’。”说到这里,樊若水从怀里掏出一卷画轴,跪于殿前,“知古才疏学浅,不堪当此重任。如今想起那天在陛下面前的狂妄无知,羞愧难当。陛下明知小民不才,却不责不罚,以礼相待。如此厚恩,无以为报,唯有以此长江天险图进献,愿助陛下早日成就统一大业,让南唐百姓和大宋百姓一样,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
  太祖大喜,接过地图。原来那年科考失败沦为笑柄后,樊若水一怒之下,来到离金陵只有80多公里的军事重地采石矶。他白天扮做渔翁,在江边垂钓。到了晚上,他就拿出一团丝绳,一端系在南岸,然后划起渔船,带着绳子扯到北岸。如此往返几十个回合,把这段长江的宽度、水流、地形地貌等信息,摸得一清二楚。
  公元974年10月,宋太祖接受樊若水的建议,用船在长江上搭起了一座浮桥。宋军突破长江天险后,在江南如入无人之境,不久就兵临金陵城下。没过多长时间,南唐后主李煜不得不袒露右臂,出城投降。从那以后,李煜沦为阶下囚,日夜以泪洗面,只能在宋朝的天空下哀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司马教授是个考古学家。这天深夜,他突然接到一个越洋电话,是他的外国朋友打来的,说是国外有个拍卖行要拍卖一座中国的观音菩萨像,随后发来了照片。司马教授一看,不禁打了个激灵。
  原来,半年前有座古墓被盗,虽说盗墓贼被抓住了,可他们盗取的文物早就被倒卖得不知去向。照片上的这座观音菩萨像正是出自被盗古墓,司马教授不禁又惊又喜。他很快联系了有关部门进行交涉。因为按照国际公约,被盗古墓里的文物是不能拍卖的,而且还要原物归还。但交涉结果很不乐观,拍卖行要求中方拿出证据,证明观音菩萨像确实出自被盗古墓。
  眼看观音菩萨像就要被拍卖了,司马教授还是找不到证据,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他想起一个人──土拨鼠。
  土拨鼠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出身盗墓世家,江湖经验相当丰富,不过现在不干这个勾当了,还和司马教授成了好朋友。民间向来高手多,没准他能有法子。
  第二天,司马教授提了两瓶老白干登门拜访,土拨鼠就好喝两口,一喝起来嘴上就没了把门的。三杯好酒下肚,司马教授说出来意,土拨鼠立刻不喝了,他脱鞋抠起了臭脚丫子,司马教授也不在意,知道土拨鼠碰到难题向来如此。
  眼看脚丫子都抠红了,土拨鼠还是一言不发,司马教授知道没指望了,起身刚要走,忽然土拨鼠光着脚蹦了起来:“慢着!”
   “有办法了?”司马教授满脸都是期待。土拨鼠说先看看古墓再说,于是两人驱车来到了被盗的古墓。
  刚进墓门,土拨鼠就皱了皱眉。司马教授问他怎么了,土拨鼠也不答话,蹲下身细看,好半天才说:“这是绝户盗。”
  绝户盗?司马教授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土拨鼠指着地上被炸成齑粉的砖灰说:“看看,墓门是用炸药炸开的,这种盗墓方法最缺德,故称绝户盗。”
  司马教授忙于找证据,便催促道:“快进墓室里边吧。”可土拨鼠还是不动,两只耗子般精明的眼睛滴溜溜乱转,嘴里还喃喃自语:“这是盗墓老手,活干得真漂亮。”
  “老手?”司马教授惊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土拨鼠指指四周说:“墓门的封砖都炸成了这样,可墓室没一点损伤,炸药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老手绝对办不到!”他摇了摇头,又接着说,“这下更难办了!老手盗墓后会把文物清理得不留一点痕迹,就怕被发现了。”
  司马教授忐忑地问:“这么说,我们找不到观音菩萨像出自古墓的证据了?”
  土拨鼠想了想,说:“也不是找不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总会有蛛丝马迹的。”说着,他拿出放大镜细细察看起古墓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土拨鼠像是茅塞顿开,兴奋地大嚷:“有了!”
  “在哪儿?”司马教授忙问。土拨鼠弯腰抓起一把泥土,说:“这就是证据!”
  司马教授起先一愣,紧接着恍然大悟:还真有过这样的先例!
  原来,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一家国外拍卖行要拍卖一座盗自中国古墓的观音菩萨像,中方前去交涉,拍卖行也要求中方拿出出自古墓的证据,后来中方从观音菩萨像的脚趾缝里找到了一点残留的泥土,经化验正好和古墓里的泥土完全相同,最终观音像完璧归赵!
  很快,司马教授带着土拨鼠一起飞到国外,来到了拍卖行。经过一系列查验手续后,两人被带到了库房,见到了那座珍贵的观音菩萨像。
  土拨鼠拿出放大镜仔细察看,终于在其脚趾缝里找到了一点残留的泥土,他偷偷分成了两份。司马教授不解其意,土拨鼠低声说:“一份交给拍卖行,一份咱自己化验。”土拨鼠不愧是个老江湖,他怕拍卖行偷偷做手脚。
  可化验结果令他们大跌眼镜,两份化验结果完全相同,都证明观音菩萨像上的泥土跟古墓里的泥土不同,观音菩萨像上的泥土是黄土,而墓室里的泥土是红土。看来真是盗墓老手,早有准备,连观音菩萨像上的泥土都换了!
  这下,司马教授彻底绝望了。不料,土拨鼠却神秘地笑了笑,说他还留着一手,保证万无一失。说完,他们再次来到了拍卖行。
  经过一番交涉后,拍卖行同意他们再次察看观音菩萨像。土拨鼠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棉签棒,伸进了观音像的耳朵眼,边伸边说:“菩萨的耳朵堵住了,掏完就能听见了,我一问,她就会说话。”
  司马教授一听,吓坏了,小声说:“你是不是疯了?菩萨怎么会说话呢?这是在国外,这样的玩笑可开不得!”
  土拨鼠却镇定自若,嘿嘿一笑,说:“菩萨早就说话了,不过只有我能听到。”
  事实证明,土拨鼠真不是开玩笑,这观音菩萨像真“说话”了。
  原来,土拨鼠见古墓是被炸开的,他断定当时古墓内肯定砖灰弥漫,这盗墓贼虽然把观音菩萨像外面的砖灰擦拭干净了,可耳朵眼里一定有残留,于是他用棉签棒掏出了耳朵眼里的砖灰,化验之后,再和古墓里的砖灰一比对,成分完全相同。
  最终,拍卖行不得不归还了观音菩萨像。
    打印本页   
上一篇:铁证如山
下一篇:樊若水献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1
站长联系:vipyouxiang@126.com
注: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请通知本站,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